![]() |
|
|||
?本报北京8月16日讯记者蔡岩红针对有媒体报道“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或已进入中国海域”,引发公众关注。国家海洋局今天明确表示,从目前监测结果看,日本核泄漏目前尚未对我国海域造成影响。
根据国家海洋局此前公布的监测结果,从位于日本福岛以东的25.2万平方公里公海海域取得的首批海水样品中全部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以及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表明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相关人士表示,受海洋环流影响,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主体上向东漂移,近期主要影响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是考虑到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极其复杂的中小尺度涡动,会将部分放射性污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输运,因此从长期来看,会对我国管辖海域构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
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同时表示,自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国家海洋局一直在开展我国管辖海域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工作,并将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同时,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径预测工作。今年下半年,国家海洋局将组织进行第二航次西太平洋放射性物质监测,并将及时向公众公布结果。
又讯记者蔡岩红今天,有媒体报道称,国家海洋局拟就渤海湾漏油事故向中海油与康菲发起上亿元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由于渤海溢油事故生态索赔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国家海洋局从未向任何媒体公布渤海溢油索赔金额,“渤海溢油索赔上亿元”报道不实。
该负责人称,针对渤海湾溢油索赔一事,国家海洋局目前正在按有关程序进行调查、评估,尚没有得出结论,最终赔偿金额还不能确定。有关结论将在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