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镜人物
湛义才
37岁,河西区环卫局环卫六队职工,局里有口皆碑的外来务工人员。副队长高仲国对他的评价是:人老实,干活实在。湛义才给自己的定位是:扫好马路,这个城市有我一份。
-八年前,他和妻子从老家来到天津
-他们的独生子在天津出生天津长大
-他们愿意用努力换这个城市的美丽
剧情介绍
天津北方网讯:又下雨了。晚上6点半,正是下班高峰时间,河西区永安道与绍兴道交口,人流车流一片繁忙。
这是湛义才保洁的时间,他每天的安排是这样的:凌晨4点开始,晨扫,一直到9点。吃过午饭,再出来保洁。休息和晚饭都是抽空进行的。河西区的繁华地段,夏天的保洁一直要进行到晚上10点。
工作服是崭新的,看不到污点,衣服穿得中规中矩,脚上一双白色运动鞋,让湛义才看起来舒服又精神。马路挺干净,在湛义才的保洁下,看不到烟头和碎屑。即便如此,细雨中,湛义才还是来回地走着,“发现垃圾,我得随时清理。”
对白一
“乡亲们都羡慕我扫大城市的马路。”
与湛义才的对话是在他工作期间穿插进行的。很显然,他的手比嘴要利索得多。不论是从保洁车里取工具,还是清理马路上的垃圾,对他来讲都是轻车熟路。但介绍起自己的情况,他得费好大劲才说出一段来。
“我不大会表达,您别介意。”湛义才朴实地笑笑。这个来自河南省信阳县的农民,自从2003年来津以后,一直在河西区环卫局做一线环卫工。“友谊路、广东路、利民道、永安道,我都干过。”话语间,湛义才满是自豪,好像在说,这可都是天津的知名主干道路啊,“在老家跟乡亲们提起来,他们都羡慕我,能扫大城市的马路。”
对白二
“将来我想让儿子来天津上大学,天津的大学全国闻名。”
湛义才与妻子一同来到天津,两人一直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的宝贝独生子也是在天津出生的。“在河西产院生的,儿子是在天津长大的,去年才回老家上学。”儿子是湛义才的骄傲,也是夫妻二人的希望。因为给儿子创造了在天津生天津长的机会,湛义才很有成就感。
“当初带着孩子,没敢住单位宿舍,害怕夜里孩子哭闹,影响同事休息,我们就在外边租房住,把老娘接来帮我们照看孩子。现在孩子回老家了,我们又搬回单位宿舍了。”湛义才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我和媳妇干承包,每人每月2000元,现在接了绿地捡脏的活儿,一个月又给加了70元。”住在队里不花钱,吃饭队里统一管,每月开销并不多。现在,湛义才与妻子一心在为儿子存教育基金:“将来我想让他到天津来上大学,天津的大学全国闻名。”
对白三
“我早点起多干点,她就能多睡两个小时。”
湛义才现在与妻子共同负责永安道和绍兴道的清扫保洁任务。为了让妻子多休息一会儿,湛义才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拉长,“我早点起多干点,她就能多睡两个小时。”早上6点,妻子上岗之后,两人就在同一路段上一起工作了。
对于自己的工作,湛义才感觉挺神圣。“有时会遇到歧视的目光,说我们环卫工人没出息。”湛义才不这么认为,“没有我们的工作,哪来城市的美丽,我们扫的每一扫帚,捡的每片垃圾,都是为城市的美丽做贡献。”
对于“最美环卫工”评选,湛义才说:“我认为环卫工都挺美的,我能成为一员,挺好。”记者高立红摄影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