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14日公布蓬莱19-3油田最新一周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结果显示,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仍有间歇性油花溢出,每天都发现小范围油带。
2011年9月7日至13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继续开展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最新一周结果显示,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有间歇性油花溢出,最少为每分钟3个,最多每分钟200个,无明显规律,平均每天溢油量约为3.6升。
监测显示,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每天上午发现小范围油带,一般为1-2条,最多9月7日时达5条,面积一般为0.06平方公里左右,当天均得到及时清理。
最近7天,蓬莱19-3油田累计清理回收C平台附近海底油基泥浆5.656立方米。
国家海洋局日前对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作出结论,认定康菲公司没有尽到合理审慎作业的责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却因为康菲公司有章不循、松懈大意、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不够,多次违规作业,并接连出现低级失误,最终导致了漏油事故的发生。
9月2日,国家海洋局下达了蓬莱19-3油田全面停产通知,责令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
9月4日,康菲中国宣布已完成停止蓬莱19-3油田的钻井、注水及生产作业的程序,共计231口井(包括180口生产井及51口注水井)停止了作业;9月7日,康菲石油宣布就渤海溢油事件设立基金;12日,中海油宣布已经同意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对蓬莱19-3全油田实施排液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并将对方案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管。
中海油集团表示,将从9月15日起对海上固定平台、移动式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底管道和陆岸终端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自查自纠,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建成的最大的海上油气田,面积覆盖约3200平方公里。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康菲石油担任作业者,拥有其余49%的权益。
相关报道
康菲中国违规作业导致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正如“多米诺骨牌”,波及整个渤海湾的海上油气勘探项目和陆上石化项目。
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此指出,要切实改变沿海地区重化工比重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人士14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根据上述会议精神,以每个大型炼化厂300-500亿元初期投入计算,环渤海三省一市未来将受影响的大型石化项目涉及上千亿资金,“‘十二五’能完成布局调整就很不错了”。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在地区“十二五”规划中,均表示将上马大型炼化厂等石化项目,许多化工企业都是当地利税大户,“环渤海石化产业的布局调整将是激烈的利益博弈过程”。
在海上油气勘探项目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抓紧研究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安监总局也下发通知要求,从9月10日至12月10日,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此次检查囊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所有涉海生产作业单位,以及康菲公司在内的8个海内外作业者。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未来国土资源部在海上油气勘探的探矿权、采矿权的行政审批过程中,将更重视对“安全系数”的考虑。此外,由国家海洋局审批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前置条件,也将提高环保门槛。
“预计新上马油气勘探项目的审批周期会有所延长,考核标准将更细化。”一位权威人士透露。
在陆地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渤海是半封闭内海,由于周围重化工业高度集聚,一些河流携带大量污染物入海,加上围海填海过度,造成近岸海域水质退化,滨海湿地消失,渤海湾和辽东湾等污染严重。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溢油事故之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围绕优化布局进行调整,以提高石化项目的环境容量和安全容量,推动环渤海化工企业远离饮水源、沿江沿河、居民区、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
“搬得走的企业要百分之百进污染物排放规范的大型化工园区,搬不走的要及时‘关停并转’。”上述工信部人士指出。
但上述人士称,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并列全国三大化工行业聚集区,每个项目的投入都达到百亿级,搬一次的成本是产值的两倍以上,因此布局优化也要兼顾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该人士称,如果产业承接地员工培训等配套措施跟不上,搬走了还是有安全和环保隐患。
有权威人士透露,以渤海环境保护工作为契机,多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政策。其中,交通部已启动沿江沿河沿海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目录的核定工作,以避免重演“天津塔斯曼海轮相撞漏油事故”并造成渤海湾污染;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安监总局拟联合发布加强化工园区安全和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确定环渤海等五大经济区的化工园区与居民的安全距离、升级改造等诸多标准。
此前尚未公开披露的一份环渤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报告指出,环渤海沿海地区一些重点产业园区分布在生态较敏感区域,若干重点产业园区与保护区以及红线区冲突较明显。
该报告指出,临海重化工业的发展将导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局部海湾生态风险突出。该报告指出,与2001年相比,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增加了3.5倍,地表水体普遍污染严重;渤海文昌鱼栖息密度由2000年285个/m 2下降到2008年的71个/m 2。
“石化工业必需的生产环境本身很恶劣,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这导致该行业容易发生安全和环保事故。”上述工信部人士指出,中国登记在案的化学品超过45000种,其中危险化学品有超过3800种,剧毒化学品超过300种,但不可能因此不发展化学工业,在能源供给和支农产品供给方面受制于他国。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原司长牟广丰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强调,据他调研的初步了解,海西、北部湾、环渤海、成渝、晋陕蒙等五大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在地方“十二五”规划中并没有明显变化,主导产业中,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都占很大比重,并未逾越基础原材料,能源重化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