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电台主持人隋怡
这次随天津广电集团走基层小分队赴略阳深入采访,我有一项重要的任务——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英语课。本人英语专业出身,给孩子们上一节小学英语应该不在话下,但是出发前,我在了解情况时得知,由我们天津电台援建的略阳九中金乡金池院希望小学只有77个孩子,而且是复式教学,所谓复式教学就是几个年级的孩子在一个班上学习,加上师资力量有限,孩子们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小分队多次来采访的同事告诉我,你要做好从26个字母教起的准备。如何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里给孩子带来一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着实让我费思量。
在和学生们共进午餐的间隙,我就开始了教学准备。五年级的汪娜和六年级的张珂都告诉我,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英文的她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就是英语课,姑娘们的这席话让我豁然开朗,也给了我一定的信心。与此同时,孩子口中一直提及的冯老师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决定先去打探个究竟。
在宽敞整洁的二层教学楼的一楼,我注意到第一间房门外悬挂着“三、六年级教室”的字样,透过窗子向里望去,10几个孩子正在三三两两、叽叽喳喳的背诵英文,教室门口一个穿着白色运动上衣的清秀女子一脸严肃,我料想这就位就是冯老师,于是凑到跟前和她攀谈开来。
记者:请问您是?
老师:冯子纹。
记者:您是英语老师?
老师:是。
记者:咱们学校有几个英语老师?
老师:只有我一个。
记者:三年级就开始有英语课了吗?孩子们都掌握了些什么?
老师:是,一些简单的对话都没有问题。
冯老师简洁的回答,终于打消了我对于这堂英语课的顾虑,之前我担心的是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我的课该从何开始?谈话间,我一直在静静地观察我眼前这个俊美干练梳着长长马尾辫的姑娘——冯子纹老师,刚刚22岁的他,毕业于汉中市师范专科学校。今年三月份刚刚通过县里的考试,正式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被分配到金池院村希望小学,但是之前已经在这里实习一年的她早就对这所学校和这里的孩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冯老师说,刚来的时候,孩子们都不太接受英文,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更不清楚将来对自己有什么用?而她自己也不适应“复式教学”这种形式。后来她发现,其实这种形式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课,三年级的孩子除了自习之外可以提前预听更深层次的知识;而给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时,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说这番的话的时候,面带微笑的小冯老师眼神里充满了自豪与自信,并在言语间召集孩子们坐好,聆听我的英语课。
最终短短20分钟,我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教会孩子们一首古老的英国民谣《London bridge 》,大家听得认真、唱得开心,我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冯老师的对孩子们的那种欲罢不能。
放学后,我和冯老师一起到张珂家去家访,走在炊烟袅袅的乡间小路上,小冯老师似乎摒弃了对我的芥蒂,敞开了心扉:“我是略阳县城人,不是这里本地的。学校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年轻的男老师是外来的,所以平时就住在学校,和孩子们住在一个宿舍里。我也有同学去了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教书……”“那你呢?没想过吗?”我急切地发问,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么年轻的她,这份坚守来自哪里?“哦,说实话,现在的就业形势确实比较严峻;我家呢,虽然距离这里两个多小时车程,但也确实不远,而且父母的年岁越来越大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孩子确实需要我,需要学英语。就在此时,临街一户人家的孩子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和冯老师打招呼:“hello,Miss Feng.Bye!”说实话,我很惊讶,即便是城市里的小学生,也未必敢张开嘴和老师大胆地用英语交谈。冯老师说:“我要求他们必须和我用英语交流,哪怕是错的也要说出来!刚才你也看到了,孩子们其实都很聪明,就是……基础太差了。”
我能够感受到冯子纹老师说这番话时的诚恳,也察觉出了情绪的沉重。为了缓和气氛,我和她开起了玩笑:“你的学生会怕你么?”没等冯老师回答,给我们带路的六年级学生张珂就大声来了一句“会————!”并拉了很长的尾音。冯老师腼腆地笑了:“是么?那你就好好学吧!将来考上大学,考到天津去!去看阿姨去!呵呵……”家访的路上充满了我们三个人的欢声笑语。
记得哪首歌里曾经有这样的一句:她们是未来的希望,让我有继续的希望。如果能够陪着她们一起成长,生命里就算失去一些别的又怎样?22岁,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有几个不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冯子纹用自己别样的精彩青春为我诠释了这首歌里的真谛与内涵。(电台滨海广播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