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16号,市广电集团《百名记者在基层》赴陕西宁强、略阳采访报道小分队一行走进秦岭深处一个叫金池院的小山村,与天津电台希望小学70多个孩子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学校放学后,小分队成员又跟随一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家庭,与山里的百姓一起劳动、一桌吃饭、聊着他们柴米油盐的日子,平平淡淡的交流却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来听记者范屹给我们讲述的一对山村小姐妹的故事。
大山里星期六的早上,还不到6点,炊烟已经袅袅升起。追随着厨房里做早饭的声音,我看到两个小姐妹和妈妈共同忙碌的身影:7岁的妹妹蒋雨琳正在包蒜皮,11岁的姐姐蒋雨薇则像个大人一样忙着洗菜、切菜。
录音:雨薇:妈,切成丁丁子还是丝丝子?妈妈:切丝丝子。雨薇:奥。切菜声……记者:这辣椒不辣手吗?雨薇:就是不能弄眼睛里面去,弄上去眼睛就红了、疼了。记者:手上要是指甲里疼怎么办?雨薇:指甲里不疼。记者:我看你转着切,不能直着切是吗?雨薇:怕把手切了。记者:怕把手切了哈!擦擦的声音……记者:这是在干什么呀?雨薇:把米米子投了!记者,噢,把里面的辣椒子都甩出去是吧!
记者:是在剥蒜是吗?雨琳:嗯。记者;这蒜皮子这么紧,怎么剥啊?从这,把这个掐了是蒜皮皮的根,就剥下来了!记者:总帮妈妈干活吗?雨琳:有时间帮。
姐妹俩生活在一个靠种蘑菇为生的家庭,除了父母,这个家里还有86岁的太奶奶和年近70的奶奶,两个上学的孩子,两个年迈的老人,种蘑菇一年不到1万块钱的现金收入显然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懂事的姐妹俩就用自己的办法帮爸爸妈妈分担:不但每天做家务、自家忙的时候帮忙采蘑菇,还在自家不忙、学习又不紧张的时候帮同学家摘蘑菇。小雨薇说,这样做是为了在她家收蘑菇忙不过来的时候,同学也能来帮忙。
星期六的上午,雨薇和雨琳像往常的周末一样一早就钻进了香菇棚,她们熟练地从几千株香菇里迅速找出已经成熟的,认真地从根部拔起、轻轻地放在竹篮子里。
录音:你看这个,这个就能摘,这个是开了的,这样没有开的就不能摘,这边的只有这一个能摘。把香菇摘下来,让后把它这样剪了然后串起来。记者:把香菇的帽和杆分开是吧?雨薇:嗯,今年不用串了,因为有了烘干机。记者:平常帮爸爸妈妈干活吗?雨薇:嗯,他们上坡去了,要不帮别人家干活,我就在家里照顾我们四个人做饭,有时不会做的就去找我妈问。记者:你都会做什么呀?雨薇:就会做米饭、稀饭还有面条,面条我们家里6个人就要下多半锅的水,然后把锅盖盖上,把水煮开了然后下两大股股才够,我爸最爱吃面所以要下多一点,要下就要提起来轻轻地撒下去,免得粘在一起了。记者:你爸爸种那蘑菇种得好吗?雨薇:有些坏的,我们今年坏的有点多;再过几天最忙的时候了,就是剪香菇,我们一天就要剪上个几笸箩、十几笸箩,就可以卖钱了。记者:你知道能卖多少钱吗?雨薇:再过几天一斤就能卖20到25、27这些都能卖得到,30几块钱也能卖得到,但是,时间久了它就十几块钱。记者:我发现家里什么事你都知道,你都是怎么知道的,是你爸爸妈妈跟你说,还是你听到的?雨薇:我问他们的。记者:那看来你真是一个大姑娘,很关心家里的事哈!雨薇:恩!
雨薇和雨琳,大的11岁,小的7岁,一对普通的山村小姐妹,小小心灵已经懂得了父母的辛苦,稚嫩的肩膀开始有了一些担当,山里的小姐妹,让人有一些心疼,有一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