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保健科冯昭飞主任,请他为读者介绍口腔健康误区。
误区1:“老掉牙”是必然
有人认为人老了要掉牙是自然规律。其实不然,掉牙的原因是牙周组织发生病理性破坏导致。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表现为牙龈退缩、牙根外露、牙缝增宽等,但是这些生理性变化不会直接导致牙齿脱落,只有发生牙周疾病才会促使牙齿松动脱落,也就是说患有牙周病才会掉牙。所以说“老掉牙”不是必然的。
误区2:牙龈出血不能刷牙
有人刷牙时,牙龈会出血,于是就不敢继续刷牙,认为刷牙会加重牙龈出血。实际上,牙龈出血表明牙龈有炎症,但不能停止刷牙,如果停止刷牙,局部细菌、软垢等会堆积更多,牙龈炎症变得更严重,更容易出血。遇到牙龈出血可以改用软毛牙刷,更仔细认真地刷牙,可去除牙菌斑,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由于牙龈出血现象比较多见,据调查77%的35至44岁的中年人检查有牙龈出血症状,所以有些人认为牙龈出血是正常现象。其实,牙龈出血是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主要症状。牙龈组织在口腔有害微生物的刺激和侵犯下发生炎症,使牙龈血管脆性增加,咀嚼和刷牙都会使牙龈出血。因此,出现牙龈出血现象要及时寻求医生检查治疗。
误区3: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洗牙”是指用手工或超声波洁治器清除牙面牙石和菌斑,维护牙周健康的一种口腔专业保健方法。牙石是钙化的牙菌斑,口腔卫生越差的人牙石沉积就越多越厚。牙石表面吸附着大量的菌斑细菌,持续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使牙根周围牙槽骨持续破坏吸收,牙龈损坏,牙齿最终会发生松动、脱落。通过“洗牙”清除了牙缝之间沉积多年的大量牙石,患者自然会感觉牙缝变宽,牙根外露,牙齿似乎变松。
误区4:乳牙龋洞不需治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出现龋洞,只要没有疼肿就无需治疗,换了牙就没事了。实际上乳牙的龋齿发展到一定深度,会使患儿感觉疼痛而不敢用患牙侧咀嚼,可能会因此养成偏侧咀嚼的不良习惯,而造成日后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此外,乳牙龋可能引起根尖炎症,影响下方牙齿发育,乳牙还会因为龋齿造成早失,乳牙过早龋坏或脱落,会造成下方的恒牙过早萌出或造成后牙前移导致下方恒牙不能正常萌出。出现乳牙龋,家长也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进行处理。(记者赵娜通讯员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