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症监护室里的悦悦濒临脑死亡,医生说,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植物人状态。
四天前,发生在这个2岁女孩身上的残酷一幕正拷问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基因:两辆车从这个两岁女孩的娇小身躯上先后碾过,十多个路人从她身边漠然经过;直到最后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发现了血泊中的悦悦,将她移到路边,四处呼救……
“见死不救”似乎正从一个成语词典中的贬义词,变成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的寻常故事,“见死”为何“不救”?“见死”怎能“不救” ?面对才刚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鲜活生命,我们能否给她一个温暖的答案。
事态
七分钟残酷视频震惊国人
“碰上这种事不管,晚上吃得下饭吗?良心都丢了吧?”
悦悦出事时的现场监控视频正在网络上快速流传,七分钟,带着“血腥”的视频,刺激了无数人的神经:“看到这段视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些人是怎么了?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行尸走肉!”
“耻于跟这些人是同类!我们宿舍人看了这个视频,都在骂。”大三学生余超说:“我在学校学过急救措施,如果遇到这种事我肯定会去救的。没有急救知识,确实不适合直接救人,但是打110总可以吧?你碰上这种事不管,晚上吃得下饭吗?良心都丢了吧?”
事实上,这些路人正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据《广州日报》报道,在五金城开档做生意的崔先生,帮助悦悦转了医院,他说:“视频我看过,整个五金城就这么大,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不少人我都知道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无法评价。”
救人者被质疑“想出名”无聊人冒充肇事司机
“在他们眼里,世界上已经没有好人了”
路人的冷漠与麻木已经让人“无法评价”,不过,让人“无法评价”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冷漠的路人受到了谴责,可最终救起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没想到自己也被质疑了。大批媒体记者的采访让陈贤妹“吓了一跳”,她的儿媳说:“有些风言风语,我们听了心里很不好受。”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救人是“想出名、炒作”。“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陈贤妹的儿媳想不通。
“这不是娱乐新闻里记者最喜欢的问题吗?不管干什么,都得阴谋论地问一句:你是在炒作吗?在这种人眼里,世界上已经没有好人了。”网友“泡泡龙”说。
为了找到逃逸的肇事司机,悦悦爸爸在五金城内张贴告示,悬赏5万元征集有用线索,他的手机号码也被传上了网。随后,他接到了一个159XXXX4695、号码归属地显示为西安的电话。电话中的男子自称肇事司机,并索要悦悦爸爸的银行账号:“我把钱给你打过去”,还表示自己“不想坐牢,不会去自首。”这种态度让痛苦和焦急中的悦悦爸爸气愤异常。
然而,面包车肇事司机胡某到公安机关自首之后,当地媒体了解到,真正的肇事者胡某并没有给悦悦爸爸打电话,“也就是说,是有人恶作剧。”
这样的无聊行为,让人只能用“无语”来感叹。“无话可说!这都是什么人啊?人家出了这种事,已经难过到什么地步了?还拿这事来逗闷子,这种人自己没有亲人吗?”在采访中,一个五岁女孩的妈妈对此怒不可遏。
反思
司法实践中不应推定过错
“‘彭宇案’的常理推断伤了很多人,负效应开始显现”
李方平(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
跟你说一个我昨天刚刚碰到的事情。就在南京街头,一个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十几个人都上前了,但是离着老人至少有两米就围成圈不敢再往前凑,后来有人问老人有什么不适,好在老人没有大碍,回答说眼镜摔掉了,看不清楚。周围的人倒是很快帮老人找到了眼镜,送到了老人手上,老人自己摸索着爬了起来,周围的人这才慢慢散开了。你可能无法想象,当时每一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特别谨慎,这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南京,是2007年彭宇案的发生地,也是这几年“见义勇为”反而被反咬一口现象的始发地。当年彭宇案的判定书引起了很大争议,法院在判定书里推断“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推断说“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这种“常理推断”伤害了很多人,对公众的心理影响这些年逐渐显露出来。
法律本该鼓励见义勇为,但是司法实践中的这种推定过错,与鼓励救人的精神是相悖的。法院在针对此类事情的判决中,应该更加谨慎,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推定送伤者到医院的人就是肇事者。
政府应该设立紧急救助基金
“垫付的押金包括后续治疗,能不能拿回来都无法保证”
李方平:为什么会“见死不救”?还有个必须要说的问题,就是医疗制度中一个不合理的规定,就是如果不交押金,医院是不会进行抢救或采取其他医疗措施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行业规则,其形成原因和是否正确我们先不讨论,就从这个存在事实来说,就会拦住很多人救助他人的脚步。
不能见死不救,那么做好事的人就把伤者送到医院,到了医院,还是不能见死不救吧,那么做好事的人至少得拿出几千元的押金,以便伤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还有后续治疗的费用,如果家属找到了,无法说明当时的情况,那么垫付的押金包括后续治疗的费用,能不能拿回来都无法保证。这是必然存在的经济风险。
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在做预算的时候,应该设立一个紧急救助基金,专门救助紧急情况下的伤者,这笔基金应该有一个单独的预算,以支付那些紧急情况下用于抢救治疗的费用。这样,能让医院、见义勇为者都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我觉得目前对于见义勇为的鼓励不够,一方面是表扬的报道过少,更主要的是现在的见义勇为奖励措施不足,主要是缺乏主动性。见义勇为基金,本来应该由基金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主动搜集信息,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主动发放给见义勇为者,而且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方是否会产生误工费用等其他成本,尽快、合理地给予补助。但是现在,多数情况都是得见义勇为者自己去申请,而申请的门槛又设定得过高,以至于很多做了好事的人只能选择自己承担成本。这样,显然不能达到在全社会鼓励见义勇为的理想效果。
[设问]
假如是“我”
普通人愤怒于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有学者则用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作注解: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因为这样一来每个人自身承担的“责任感”就小了,反正有人会救,或者别人都没救,我不救也没什么。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周延(出版社编辑):
如果是我,我也不会直接上去帮忙,我会打电话报警。最近总有老外在中国救人的新闻,为什么他们会救呢?我不觉得外国人肯定比中国人道德水准高,但是我认识的外国朋友医学知识确实都比我丰富,比如心脏病、哮喘、骨折的人应该怎么处理。我问过几个朋友,有加拿大的还有澳洲的,车祸或者被人“碰瓷”了怎么办?结论是他们的保险制度比较完善,就算是“碰瓷”,碰的也是保险公司,对个人影响不大;而且如果有疑问的话,保险公司会去做调查。我觉得这也是他们会主动救人的一个原因。
杨光(国家机关公务员):
现在诈骗的人太多了,实在不好判断,要是碰到类似的情况,我可能不会自己上前去救助,但也不会放任不管,我肯定会打110或者120、999等救助电话的。让警察来处理这些情况,应该更靠谱儿。
张谦(外企职员):
把那老人扶起来了,万一他反咬一口说是我把他撞倒的,或者气倒的,怎么办?我还是不把自己置于危险中吧!我也有父母,后半辈子不能光给别人养老。当然,纯粹地见死不救咱也做不到,打个救援电话还是必须的,就110吧,这样我也算尽心了。
萌萌(大学生):
我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两个男的打一个女的,周围好多人,也没有人管,没有人报警,我打了110,但是一直到他们把那女的拉进车里带走了,警察也没来。
在采访中,每一个受访者都表示,如果自己在现场,至少一定会打报警电话,绝不会漠然走过。那么,除了报警呢……
有话要说
打个110不行啊!
黄媛璐:昨天看到这个新闻就郁闷了,踩死了蚯蚓虫子什么的还觉得“咕唧”一下很恶心呢,从小孩儿身上轧过去,前轮轧完后轮轧,居然还有第二辆车再接着轧,这些遭天谴的,真不是人!另外,路过的十余人,竟然都视而不见,你打个110或者120不行啊!
李炳松:道德已经被法律绑架了,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彻底毁灭了一般人做好事的勇气,整个有罪推定,加上故意碰瓷的,一般人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长此以往,这么冷漠的遭遇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遇上。所以现在国家应该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能扭转一下人心!
魏丹:这个温暖的答案谁能给她?
沙小易: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舍己救人的精神被淡忘了。
袁洁:看到了网上的视频,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为小悦悦祈祷,希望顽强的小生命能够挺过来!
福霞:国人的道德基因是如何突变的?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1054969344:为什么现在“见死不救”这样频现?是老百姓的问题吗?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是关乎我们国家民族前途的大事!
953763606:当前人们的冷漠是对我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一个嘲讽,是国人的悲哀,是国人好好思考的时候了:伸出双温暖的手就那么难吗?
刘华君:真的很受伤!
摘自参与今日话题讨论的
开心网和QQ网友发言
主笔:张棻
周明杰
素描:宋溪H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