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10日,国家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国整治非法集资问题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从现在起至明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非法集资问题专项行动。石市非法集资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又有哪些危害性,广大市民应该如何提防非法集资理财陷阱,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石市公安局副局长田朝民。
多涉及商贸、房地产
据田朝民介绍,近年来,随着石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领域内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法集资犯罪呈现多发态势。可以说石市属于重灾区,外地到石市及石市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达数十起,涉及人数上万人,每起案件涉案金额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元,有的甚至达数十亿元。综合来看,当前石市非法集资案件呈上升态势,主要涉及行业为商贸和房地产,发案地区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市区,少数案件在周边县市。
形式多样危害大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石市发案来看,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投资房地产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仍然多发;二是以理财服务为名的集资活动仍屡打不止;三是借投资林地、种植、养殖和墓地等获高息及代理转让为名的非法集资仍时有发生。
非法集资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集资对象多为下岗职工、中老年人等低收入阶层,他们投入到非法集资中的钱可能是一辈子节衣缩食省下来的,损失的都是血汗钱、吃饭钱、保命钱。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利益将不受法律保护。
警方提醒
擦亮双眼提防理财陷阱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欺骗性、诱惑性和维权难等特性,它传播的是不劳而获思想。非法集资行为人大都是以许诺高于银行同期利息数倍的回报,或花言巧语虚假宣传迷惑投资人,来千方百计获取投资人的资金。因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幻想“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等神话,以免因小失大,造成血本无归。在投资时,应向工商等相关部门全面了解对方公司的经营、法人等情况,辨析真伪,尤其是对那些“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切勿轻易相信,以防上当。
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承诺固定的高额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没有免费的午餐”;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增强理性投资和风险自担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同样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依法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