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据不完全统计,南京路营口道交口自2010年6月开通以来,日均人车流量多达20多万,成为市内最繁忙的路口之一,路口的人车情况比较复杂。一年多来,58岁的交通协管员刘云龙配合执勤交警,坚守在这个五岔路口,用热心耐心和爱心,维护着路口的通行秩序。昨日,记者现场感受了这位老人的忙碌和艰辛。
“停、前进、左拐……”伴随着一声声哨响,面对汹涌的人流车流,刘云龙有力地打出一个个手势,并来回跑动着指挥个不停,还不时地善意提醒着赶时间的人们正确通过。这是昨日早上7点半,刘云龙现场值勤时的一幕。
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让刘云龙对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熟悉。“这个五岔路口是连接河东、南开、河西、河北等区的交通枢纽。这里平均一个灯时(红绿灯转换一次)差不多得有300辆汽车通过。一旦出现交通堵塞的苗头,我就得“掐秒”处置。你看,刚刚营口道出现堵车,这时即使南京路上是绿灯,你也要拦阻汽车通行,以免车辆挤占路口“净面”,要是车辆在路口茬死了,那一准儿造成交通瘫痪。”
除了疏导好机动车,防止交通堵塞以外,刘云龙更用心地服务着行人。“每个灯时约2分钟,平均有约450人通过,高峰时间可达上千人。有时人们为赶时间,或出于侥幸、从众心理,会斜着乱穿马路,你得管啊,那是为他安全,为他好啊。”谈起行人心理,刘云龙分析得头头是道,“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对方心理出发。”“记得有一次,也是早高峰这个点儿,一位男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从津汇斜着奔向伊势丹方向,而且闯红灯,受到我拦阻时态度很强硬,嘴里还不干净,干我们这行得有耐心,人家急咱不能急,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他为身后的孩子做个表率,最后他惭愧地退回、还向我道了歉。”刘云龙说,类似的情况,他遇到过不少,但都耐心地化解了。
“这儿靠近滨江道,是天津的心脏地带,日均人车流量有20多万。能在这儿疏导交通,服务行人,我每天都忙碌并快乐着!”采访结束时,有着7年辅警经历的刘云龙动情地说。(记者任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