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4年间儿子只来过20多封信

一家人在老房子前苦苦守候
天津北方网讯:14年只往家里寄过20多封信,一页信纸寥寥300字,除简单问候家人外,从不说自己的生活,信封上也不写寄出地址。而年迈父母盼儿归,还孤守着30多年老宅,只怕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14年20多封信信上从不写自己地址
“爸妈,你们好。近来家中都好吧,哥、嫂子、小磊他们都好吗?很久没给家里写信了,去信报个平安……”70岁的李树阳老汉拿着这封只有短短300字的家书,不禁泪流满面。
1997年6月的一个早晨,家住汉沽杨家泊镇高庄村的26岁小伙子李玉海,找母亲要了五六元钱,坐上了去市区的大巴车。任凭母亲苦苦哀求、哥嫂苦口相劝,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甚至没有带上一件衣服,这一走就是14年。离家2个月后,他寄来一封信,让家人放心,但是并没有写自己在哪儿,连信封的寄出地址也没写。哥哥李玉斌拿出弟弟寄回家的几封信,从2005年到今年7月3日,他都往家里寄过信,从几封信的邮编和邮戳上可以看出,寄信邮局为北辰区青光和西青区曹庄子。“14年,他只往家里寄过20多封信,在信里也没告诉他现在住哪儿,信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问候家里人。”李玉斌说。
14年为寻他家人走了上万公里路
虽然信封上没有写寄出地址,不过通过邮戳和信封邮编能找到寄出的邮局,根据这些线索显示,李玉海可能在北辰区青光和西青区曹庄子一带。李玉斌想起当年弟弟打工的工厂就在西青区,以为他还会去那儿,满怀希望地去了以后发现,原来的工厂已经倒闭,那里根本没有弟弟的影子。第一次失败了,但家人没有放弃寻找的念头,14年间,每当收到一封信,家人就赶紧按照邮戳和邮编的信息去当地寻找,结果都扑了空。“青光、曹庄子,已经去了几十次了,最多时一个月就去4次,都没找到。”李玉斌说。从杨家泊到青光和曹庄子打一个来回要走近300公里,14年间家人为寻找李玉海已经走了上万公里。
一排竹篱笆,两尺宽砖路,粗糙的水泥地面,铺着地板革的火炕。这样的旧宅子,在一排排崭新的农村宅舍中有些不堪入目。李树阳老人告诉记者,本来已经盖好了新房,可老两口不想搬家,家里的一切摆设都保持着李玉海走前的样子,这样做就是想有一天儿子回来,能认识家,找到回家的路。
近日,李玉海65岁的老母亲被查出患有肺癌,虽然家人一直不告诉老人,但老人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还有5天儿子就过40岁生日了,只要他活着,能让我见一面,就满足了。”说到这里,老人已经泪流满面。
弟弟性格内向生活曾受挫折
离家的李玉海究竟是个什么人?李玉斌告诉记者,弟弟比自己小1岁,如今算来已经40岁了,身高1米76左右,当年出走时比较魁梧。李玉海性格内向,经常待在家里。初中毕业后,去给人打工,1994年时,曾在西青区一家调料厂打工2年,后来家人让他回来。回家后,曾有人给他提了门亲事,但交往不久后二人便分手了,从那以后李玉海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整天只是睡觉,任何人也不想见。由于家里条件艰苦,李玉海曾尝试用打工时学会的手艺,自己创业改善家里条件,但也终究失败了,没过多久,李玉海就离家出走了。(见习记者王曾摄影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