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辑同志:
我和妻子看到甘肃正宁校车事故的报道,心里非常难受。我孩子在本市上小学,坐的校车就是几个学生拼凑的黑车,没有资质。但是孩子上学远,家长又没有时间接送,明知道这个车没有资质,也只能让孩子坐。这几天,交警查校车超载问题挺紧的,拉我孩子上学的那个司机不敢干了。我每天只好自己接送孩子上下学,对我自己的工作影响不小。希望尽快建立规范的校车制度。读者王永军
我是天津郊县的一位学生家长。在我们这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有不少孩子一起“拼车”上学,超载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司机让超载的孩子趴在别人腿上,有的给超载的孩子脑袋盖上衣服遮挡。司机和家长都认为车上多坐一两个孩子没事,只要上下学能按钟点到就行。现在知道了校车超员的危害,我们真有点儿不知所措。
读者王丽
接送学生超载减少“拼车”仍普遍
记者实地走访了本市几所中小学、幼儿园,发现随着本市检查校车力度的加大,一些接送学生车辆超载的现象减少,但“拼车”现象仍很普遍。
11月23日上午7点左右,记者来到环湖中学,看到一辆银灰色小轿车在离校门口100米左右的小路上停下来,4个学生模样的孩子下了车。其中3个孩子进入环湖中学,另一个孩子进入对面的中山小学。记者追上一个男孩采访,男孩说:“我们车上原来坐5个学生,后面的座位很挤,大家都抢前面副驾驶的位子。最近听说有人检查,家远的那个同学被安排到别的车上了。司机师傅说怕被抓,不敢多加人了。”
几分钟后,环湖中学门前又来了一辆“拼车”送孩子的小轿车。记者询问“拼车”上学的孩子,孩子们说,他们的家相互离得不远,司机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早晚接送他们上下学。另外3个孩子每人每月给司机240元钱。
11月23日下午4点,记者在河北区一所小学门口与一位老大爷攀谈起来。老大爷说:“我孙子在这里上六年级,我每天接送他上下学。要是学校有正规的校车多好,多花点钱也没关系。每天接送孩子是家长的一种负担。”
11月24日上午7点多,记者来到南开区一所小学门前。一个骑车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得接送孩子,孩子现在上五年级了。学校没有配备校车,如果有校车,他就让孩子坐校车上下学,那样就方便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对记者说,其实学校也想办校车,学生需求量很大,有了校车既能保证学生按时上学,又可以保证学生放学之后按时到家。但是管理、养护校车的花费太大,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再加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学校就要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善后事宜很麻烦。
交管部门严查违法接送学生行为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为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该局安监部门近日再次部署,进一步强化排查接送学生、幼儿车辆,要求各区县交警支队责令货车、农用车等接送学生车辆停止接送学生,并依法查处报废车辆运行,非法改装、拼装车辆,车辆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对社会校车进行核查登记,详细核查辖区接送学生、幼儿车辆数量、车型、运营类型、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建立重点车辆管理档案,对不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经历、最近3年有交通违法计满12分记录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酒驾醉驾交通违法的,一律立即责令停止接送学生。本市将建立健全的接送车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校车应得到重视规范发展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许多市民围绕校车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市民齐女士说,应该吸收社会车辆参加校车队伍,但对车辆和司机必须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培训,提高司机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一位退休老教师说,在有关部门无法提供充足资金为学校购置校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标或是承包的方式,在政府的监管下,将校车经营社会化、企业化,利用社会化资本为公共教育提供服务。
记者采访了市教委宣传处有关人员。据介绍,近年来,本市中小学生和幼儿在户籍地就近上学入托,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学生对校车的需求。加上交管、公交运营部门的共同努力,本市校车正在规范发展。发展校车,需要社会各界相互沟通、相互配合。
市公交集团运营处处长姚国胜告诉记者,本市现在已配备了19条中小学生校车专线,共有近50辆车专线运营。但是校车专线仍存在不少难题:线路串联的学校数量过多、学校附近交通拥挤、各学校放学时间不统一,这都给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公交集团正在规划设立更多的校车专线。
本市一位教育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正是因为正规校车缺乏,才造成“黑校车”泛滥,出现超载严重现象,这给孩子的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甘肃正宁校车事故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建设“中国的校车工程”已经进入迫切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