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大连讯为了充分整合大连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实现各馆之间的资源互补,提高数字图书的整体服务能力,2005年,经大连市发改委审批大连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式立项。2007年,大连市启动了数字图书馆第一期工程,也就是大连市数字图书馆“一卡通”工程。该工程旨在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建设以大连图书馆为一级馆,各区市县图书馆为二级馆,乡镇(街道)图书室为三级馆、社区(村)图书室为四级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前期筹备,2008年,大连数字图书馆“一卡通”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随着专网的铺设与连接、数据的输出与转换、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参数的设置与调试、数据上传、人员培训、系统测试、正式上线、跟踪服务等一系列细致有序的工作,2011年11月,大连市数字图书馆比原订计划提前完成“一卡通”工程的一二级馆联网的建设任务,实现了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文献的通借通还和资源共享。
据了解,整个数字图书系统拥有读者数据43万余条,书目数据125万条,馆藏数据438万余册。通过文献统一编目、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各图书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方便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孙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