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记者/谢文君
11月25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观众在恋恋不舍中离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沈阳巡展在省美术馆圆满落下帷幕。
10天时间,前来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有一身戎装的军官,有满头银发的老人,有背着书包举着手机拍摄展览图片的学生,还有拿着纸笔不停记录的机关干部。人们或成群结队地跟随着讲解员观展,或三三两两地在展品面前低声讨论,又或是独自对着钱学森的手迹驻足良久。
10天时间,十多所高校、20余家单位、上万名观众从各地涌向省美术馆。徜徉展厅,可以看到钱学森读交通大学时96分的水力学考卷,弥足珍贵的钱学森手迹,还有那些沉淀历史的老照片……展板、光影、实物在这里还原了钱学森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在这里,大家追溯着钱学森的成长足迹,亲身领略钱学森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
丹东退休教师张秀芝,得知展览在沈阳巡展的消息后专程赶来观看。 “钱学森很伟大。 ”张老师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时,她正在读大学,“他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他探究知识的科学精神,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意义深远。另外,他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青少年学习。 ”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钱学森这句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名言前,东北大学学生刘杰莉动情地说,“我们要像钱老说的那样,学有所成,建设国家,把祖国、人民的认可当作最高的奖赏。 ”
展览是短暂的,但却在观展者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随之在凝聚、升华。许多机关干部说,“这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钱学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令人动容。我们要学习钱学森热爱国家、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