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工大篮球队在训练中。王诗伟摄
几股冷空气的光临使津门气温骤降,天津工业大学的老校区内更是“冷冷清清”,因为除了该学校的几支高水平运动队以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搬到了主校区。校区虽然冷清,但工大篮球馆里依旧热火朝天,馆里不时传出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对抗练习让篮球队队员们汗流浃背……昨天12时,匆匆用过午饭的队员在体育馆门前集合去沈阳,征战他们今年CUBS(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的首场比赛。
每天至少4个小时的练习时间,5到8次400米冲刺跑,至少投进100个球,进行上、下肢的力量训练以及学习技战术和做对抗练习……这就是工大篮球队每天的训练内容,听上去颇为丰富和专业。CUBS是最高级别的大学生篮球联赛,因为在这个赛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天津工业大学队在全国都算得上是一支“名队”。在光环的背后,这些学生也过着“另类”的校园生活。和许多学生一样,他们也喜欢唱歌、打游戏,但和大家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做这些,因为除了上课、睡觉,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给了训练。听上去有点“冤”,但队员们却早已适应了这种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篮球。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一眨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候,篮球队队员也不例外,今年就有几名队员面临毕业,高星宇就是其中一员。训练之余,我们见到了这名“人高马大”的队员,他在队中是名副其实的“老”队员,提起毕业,他有些伤感地说:“我是队里比较早的一批球员,现在快要离开大家真挺舍不得。”回忆起自己刚刚进队时的情景,他告诉我们:“我2007年来到工大进入篮球队,当时很迷茫,因为没有比赛要参加,后来我们参加了CUBA预选赛,我记得特清楚,打了5场全赢了,但却因为资格问题被取消了成绩。”说到这他的情绪也有点激动,“当时根据课时安排训练,每天最少4个小时,累是累,但有热情,就想比赛”。最迷茫的时期,他和队友互相鼓励,一起挺了过来。第二年,天津工大参加了CUBS联赛,当年就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这也使大家的付出有了回报。但就在刚刚取得好成绩之后,高星宇却主动提出离队请求,那段经历他至今难忘:“当时家里有一些问题,加上自身伤病和很多新队员的加入,觉得压力很大。”但教练没放弃他,队友们更是轮番上阵劝说。高星宇终于还是留了下来,“现在想想,真是要感谢我的教练跟队友,要是那时离开了,现在肯定会遗憾的。”高星宇如是说。
今年,是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毕业了,就要面临就业的问题,但他却说没时间想这些,现在满脑子都是比赛。这个大男孩腼腆地告诉我们:“如果没来工大,如果没打篮球,或许我的人生也不会是这样。我觉得自己现在更成熟了,也真正认识了篮球。以前希望球队赢球,希望自己是最耀眼的明星,但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自己,而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他接着又说:“以后工作也是这样,要讲团队和协作。”当问到篮球对他的影响时,他说:“我想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会有低谷。到时我会想到,以前打篮球时那么多困难都克服了,还有什么能难倒我?我想我以后的工作无论与篮球有关无关,但篮球曾带给我精彩,给了我一技之长,我想,我会把这个特点带给我的未来同事,也让他们在篮球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