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记者从张家口了解到,张家口市修改后的《张家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已经于12月10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按照《总体规划》,张家口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将于原来规划的950平方公里修改为2080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人口从110.4万人修改为129.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由105.0平方公里修改为124.0平方公里。
纳入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据介绍,原《张家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是以1998年为编制基期,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
近几年来,随着张家口市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热电厂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原建设部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编制的《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年)》对张家口市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张家口市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43.9%,远远超过原来的规划预期,急需修改。
面积扩大两倍多
据了解,张家口市原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总面积为950平方公里,修改的规划区范围包括市区行政辖区(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部分乡镇(包括姚家房镇、沙岭子镇、大仓盖镇、顾家营镇、贾家营镇西部地区及江家屯乡、塔儿村乡北部地区、洋河南镇)、崇礼县高家营镇、万全县部分乡镇(包括万全镇、宣平堡乡、孔家庄镇)、怀安县左卫镇北部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为2080平方公里。
规划部门表示,《总体规划》将与城市建成区基本连片的地区划入规划区范围,进一步完善周边生态涵养,优化城区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中心区域的承载能力。
主城区人口及建设用地增加五分之一
据介绍,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的《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给定张家口市主城区用地规模为124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从110.4万人修改为129.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由105.0平方公里修改为124.0平方公里。
张家口市表示,适当扩大建设用地,是为了加大与京津冀经济圈对接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并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明确了张家口市在京津卫星城市带中的发展条件,进一步落实中心城市的交通发展对策、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
城市布局保持“一中心二组团”格局
按照新的规划,张家口市城市总体布局仍然采取“组团式”布局结构,面对原中心城区南部用地被高速公路、水源地保护、高压走廊分割,并受到机场净空限制的实际,结合洋河与清水河交汇区域良好的发展优势,将洋河新区作为城市组团实施统一规划,通过公路、铁路和路网将各组团联结,形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的统一城市建成区。
主城区城市用地总体结构形态仍保持“一中心二组团”的用地格局,“一中心”为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桥东、桥西城区)和洋河新区;“二组团”为宣化城区组团、下花园城区组团。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合理布局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城乡统筹范围,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
城市补充规划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据介绍,结合用地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主要对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的面积和布局做了适当调整。
同时,对城市的对外交通系统、综合交通、园林绿化系统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综合防灾设施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强化。另外,充实和完善了生态环境内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合理布局城镇,实现自然资源与城镇建设的完美结合。规划引人注目的是,在近期建设规划中主要补充了近期需要建设的项目,特别是按照居住土地供给年度计划,规划推动主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住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