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张嘉译、小宋佳、程煜、咏梅主演的40集谍战大戏《悬崖》,目前正在天津卫视热播。剧中,张嘉译扮演的共产党特工周乙在真假丈夫、真假父亲、地下党和敌方特务科队长、冷面杀手和细腻特工等角色中极致转换,异常挑战演技与内心。正是因为剧本的精彩,才让他忍不住“食言”再度接拍谍战剧。日前来津录制天津卫视跨年晚会时,张嘉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收山之后再提收山
记者:《悬崖》开播发布会上,你宣称该剧将是自己谍战剧的“收山之作”,而早前拍完《借枪》时,你也曾有过这样的表态。
张嘉译:之前确实是想,短时期之内不再接拍谍战题材剧作。因为《借枪》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达到了一定高度,再做类似东西若没法超越,没有多大意义。那么实际上,后来再接到《悬崖》的剧本,看完整个戏之后,特别的冲动和感兴趣。我花了三天一口气看完,实在放不下,就接洽了。
记者:《悬崖》缘何激起了你的兴奋点?
张嘉译:因为《悬崖》在真诚地讲故事,穿插了不少东北抗战历史的重头戏。它又真实得近乎残酷,没有所谓洒狗血的桥段,且每一个人物都是“接地气”的。像我扮演的共产党特工周乙,身处“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警察局特务科特别行动队做情报队长。可以说,他每天都站在悬崖边上,和自己的真假妻子与战友在那个恐怖的环境里斗争、生存。同时,这部剧更充满隐忍动人的感情描写,并交织浓郁的北国风情和冷峻浪漫的异国元素。我想,和以往同类型的电视剧相比,《悬崖》的艺术性很难被超越,它应该是我在谍战题材的收山之作了。
记者:因为热爱,你还首次增加了“艺术总监”头衔。
张嘉译:主要工作就是管吃管喝,给大家提供好伙食(笑)。还有就是与导演和演员沟通,把握剧的方向、风格。开拍时,几乎每个角色我都先示范了一遍。当然,我并非很强势,大家关系都很好。的确对这部作品投入了很多热情与心血,希望把它用艺术气息更加浓厚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记者:继《借枪》后,有望凭《悬崖》再夺视帝吗?
张嘉译:有希望,但还要让观众来检验。对于与别人竞争奖项,我更愿意选择跟自己“较劲”。在表演上,我觉得自我挑战的意义更大,因为和别人比没有尽头,只有每一次自己进步才让我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本报记者沈啸
张嘉译
张嘉译(右)在《悬崖》中剧照
角色有范儿有腔调
记者:与《借枪》中的熊阔海相比,这次的特工角色有什么不同?
张嘉译:冷静、睿智、机智、敏感,他跟熊阔海除了都有坚定的信仰外,其他的完全不一样。熊阔海将自己化在市井之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八面玲珑。周乙则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他外表永远平静、从容、彬彬有礼,像个绅士一样独具魅力。面对工作,他不激进,不唱高调,显露出不近人情的冷酷;面对自己的妻儿,他备受不能相认的相思之苦,却十分隐忍。如果说《借枪》里的熊阔海是“史上最落魄、最差钱的特工”,那么《悬崖》中的周乙算得上是“史上最有腔调、最有范儿的特工”。
记者:近几年,谍战剧大量涌现,让观众开始审美疲劳,《悬崖》在剧情设计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张嘉译:《悬崖》深具谍战剧复杂的敌我斗争和悬念埋伏精髓,真实再现了潜伏者在敌营中如临悬崖的生活状态,主角为顾全大局选择自我牺牲的残酷与悲壮,十分经典。小宋佳和我贯穿主线,饰演一对“地下党假夫妻”,一个是刚刚从国外毕业初入虎穴的高材生,一个是老谋深算经验老到的引领者,两人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为信仰而战,也为各自深爱的另一半而战。
记者:尤其以《潜伏》为首的谍战剧中,革命假夫妻的人物设置成为惯用手段,这次《悬崖》依旧如此,不担心落入俗套?
张嘉译:文艺作品要以独创性争取观众。“革命假夫妻”虽然已不新鲜,但如果运用得当,仍然可以增加故事戏剧性展开的空间。《悬崖》不雷同于以往谍战剧的是,最终男女主角没有“假戏真做”。他们都有各自的爱人、孩子、家庭,甚至我剧中真正的妻子(咏梅饰)就带着孩子在同一座城市从事地下工作。他们都坚守各自的家庭,忠贞各自的爱情。而两人又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并且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六年。小宋佳饰演的顾秋妍其实是带着一个月的身孕来执行任务的,和周乙假扮夫妻之后,他们迎来了孩子的诞生。然后,这孩子是不知情的,理所当然认为周乙是他的父亲。他们一直相互扶持,为信仰而战,已然超越了爱情,胜似亲情。
记者:首次与小宋佳搭档感觉如何?
张嘉译:她演戏很有灵性,我们合作非常愉快,搭戏非常默契,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
为场景真实辗转八地
记者:剧中你为同为革命者的真实妻子用刑的那场戏,是否是最考验演技的?
张嘉译:应该说,这部戏太多太多的段落,都不能掉以轻心。说实话,演得很累,因为内心戏很重,不像演其他戏可以有外放的表达方法。这部戏是完全走心,当时很多生离死别、严刑拷打之类的场景,演的时候都是痛苦不堪。一进入那个情绪,就很难受、很纠结、很压抑。而回味起来,也觉得演得很过瘾。
记者:所有酷刑场景,都是真实的吗?
张嘉译:结尾酷刑是搭的场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我们大量的戏,像监狱的走廊、审讯室,包括枪械、警察手册等都是真实的。这部剧拍了四个月,为了追求真实感,我们辗转了八个地方进行拍摄,先在横道河子拍,然后回哈尔滨,去牡丹江、海林,到了沈阳又去调兵山,之后是大连、旅顺,再回哈尔滨,最后去上海,杀青。每一个环境都要求很高,每一场戏都找到最合适的景地去拍,就是为了剧出来之后的画面真实度。
记者:辗转东北时正值严寒,是否给拍戏带来困难?
张嘉译:因为要大量的雪景,所以困难还是挺多的。拍戏的很多时候气温太低,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常常车停在山脚下,要去半山腰拍戏。像在雪地里奔跑的戏,雪已经压到膝盖,追人非常吃力,每次要拍很多条,拍玩都得喘口气,才能再拍下一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