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阴历“小年儿”,距完成村村电气化建设刚好一个月,宁河供电有限公司营销部村村电气化专责苗长茂要去回访一下村民,记者随他来到了距城关芦台镇40余里地的宁河县大贾村。
上午10点多,村东头儿的全兴超市,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乡亲。听说小苗来了,大家一下子围了上来。“今年过年我家可不用急着着灯了!”“小苗啊,我那三小子送来的海鲜刚放到新买的冰柜里,这回算行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小苗给大家一个灿烂的笑容:“只要大家今年用上舒心电,我们去年这一年的累就没白受。”紧接着又补充一句,“虽说电够用了,但大伙还得注意用电安全。”
“你们把线都换成顸的了,线损不就小了么?保准没事儿呀!”“这变台就架在咱家门口,比以前从村西头儿过来的电近了400多米,供电半径一小,还愁啥?”乡亲们对“线损”、“供电半径”这类专业术语十分熟悉,着实让记者吃惊。
67岁的贾月良大爷解释说,“这不打去年夏天开始,电力局的人来我们村搞电气化嘛,只要他们一来干活儿,我们就在旁边看着。这些干活儿的师傅们中午在工地吃饭时就跟我们念叨为嘛在这装变压器,为嘛换顸线。”
谈起村村电气化建设,78岁的赵家财老人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电不够使,夏天电扇转不起来,冰箱、空调根本就开不了,就是电灯泡的亮光也跟蜡烛似的。每到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晚上早早就把灯绳抻开,谁家要是忘了早点开灯,这一晚上你就甭想再见到亮儿。更甭想看春节晚会。”
这一切在这个冬季变得不同,苗长茂告诉记者,去年宁河公司投资2亿多元,启动了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到去年底,全县283个自然村和14个乡镇电气化建设任务全部完成,12万户农民的供电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本报记者苏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