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喂,班长吗?我们组织同学回高中一趟吧,我买了摄像机,去拍个好玩的纪念短片!”一放寒假,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二学生小林,就张罗着要带同学回母校一趟,拍一个回忆高中生活的短片,纪念过去的日子。
这几天,到网上搜索原创大学生寒假视频,素材层出不穷,各种视频往往都离不开一个主题——恶搞。比如有人用一部二战影片的场景,经过自己的剪辑,恶搞了一把寒假作业。还有酷爱武侠的大学生自拍了武功秘籍。
不同专业的学生拍摄的视频也不一样,美术类专业的同学拍摄的视频,往往将背景和道具布置得十分华丽,而金融类以及理工科类专业同学制作的视频,则会将许多专业名词与现实生活,用一种十分通俗而风趣的语言联系起来。
宁波大红鹰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萧贵权同学,这个寒假就拍了一个拍板栗的视频。“我想把发现的一个挺好玩的拍板栗的方法拍下来,介绍给大家。”
虽然技术上没有任何优势,但萧贵权所拍摄的视频十分有亮点。他将市场营销所学的营销策略,以及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体会运用到解说上,通过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精妙配合,用十分夸张的方式介绍这种拍板栗的方法,让视频颇具观赏性。“我后来看了自己拍的视频,觉得好像在说单口相声。”
萧贵权说,过年了自己既不实习,也没有什么假期作业,就想过把导演瘾,算给自己弄部贺岁片。
本报通讯员林郑重本报记者袁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