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网兰州1月21日电(记者姜伟超)从广州乘火车赶回兰州的农民工田硕良,20日一下车便直奔当地一家大型商场。“今年要给媳妇娃娃买几件好衣服好好庆贺一下。”没有了讨薪的烦恼、收入翻了番,临走时经理承诺年后再涨一成工资,今年春节对田硕良来说有些不同寻常。田硕良说,这都因为他由“卖力气的”,变成了“技术工”。
“前几年每到年底讨薪一直是个问题,就是按时拿上了,那点钱也少得可怜。”老家在甘肃省天水市的田硕良今年40岁,已经连续4年在广州的建筑公司打工。一开始,田硕良在工地上干小工,是个“卖力气的”,每月只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还不能按月领,到年底,经常被包工头以各种借口拖欠工资。“主要还是因为人家不缺这样的,可以任意拿捏。”
2011年春节后,田硕良到劳务部门报名,准备再次前往广州打工,没想到被安排进了劳务技能培训班。早就想学点技术,但一直找不到机会的田学良决定接受焊接培训。
经过培训,以前就有点焊接技术底子的田硕良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焊工上岗证”。“就是这个证,让我的生活大变样。”田硕良说。回到广州的建筑公司,田硕良立即被安排做了焊工,工资也涨到了每月5000多,并且是按月足额发放,打工9个月,田硕良收入近5万元。临走时,经理承诺,年后按时回来上班,工资再涨一成。
看着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衣服,田硕良很快给媳妇和娃娃各选了一件羽绒服,花了2300多元。“就是半个月的工资。”田硕良说,以前从来没进过这样的大商场,没钱,不敢进。由于挣得少,有时年底还要不着工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媳妇已经多年过年没买过新衣服,现在有条件了,这次要让媳妇娃娃穿上城里人穿的衣服过年。
据了解,甘肃省人社部门致力通过提升劳务品牌、强化劳务培训等方式,引导劳务输出由量变到质变。2011年全年甘肃省共有57万农民工完成劳务技能培训,有11.2万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0万多人获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鉴定通过率为94%,全省实现劳务输转532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515亿多元。
“今年回家的心情格外的迫切,感觉心里满满的也暖暖的,这个年不一样,注定是个欢乐年。”从商场里出来,挂满灯笼的大街上充满了年味,田硕良加快脚步走向汽车站。
当听说甘肃省人社部门今年将至少为55万名农民工完成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20万人的目标后,田硕良决定节后再参加一段时间的培训。“技术好了好挣钱,有尊严。”田硕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