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网上海1月27日电(仇逸、吴振东)大年初五9点刚过,上海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朱兰就带上心电仪、听诊器等,来到江南新村小区,给这里的老人巡诊。
在江南一村45号501室,77岁的王杏琳已等在门口,朱兰热情地跟老人打过招呼后,为老人测量了血压。王杏琳患有高血压病,经常感到头昏目眩。朱兰嘱咐老人要继续按时吃降压药,饮食要再清淡一点。
为方便家庭医生和社区签约家庭联系,斜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给家庭医生专门配了一部手机。从除夕到年初五,朱兰的这部“接诊热线”响了不下十次。
“家庭医生可亲又可信”、“老百姓真需要”,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评价。“我家老伴是脑梗患者,曾经右半边身体瘫痪,连自己举勺子喝口粥都做不到,在家庭医生帮助下,经过康复训练,现在能自己走动走动,家里人都非常高兴。”家住日晖新城的周雪芬告诉记者,“朱医生常常到我家来看看,晚上哪怕到了10点、11点,身体不舒服或者服药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打电话去问,她会仔细和你说清楚。”
家住茶陵路159弄的吴俊今年64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是社区第一批签约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之一,“我在大医院看病,排几个小时的队、医生看病的时间不过5分钟。一年多前,我和朱医生‘签约结对’,她告诉我如何按时、科学地服药,检查报告出来后她一项项给我讲解,服务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