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唐山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我要用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来向雷锋叔叔学习。”成都市档案馆内保存的1978年4月《成都市青少年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文件汇编中,“学雷锋”先进个人——盐道街学校初77级1班学生徐彦彬的发言材料,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动容。
徐彦彬在1978年成都市青少年学雷锋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自己,他是在唐山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当时是成都市盐道街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连续六年,期期被评为“三好学生”、学雷锋积极分子。
徐彦彬家住唐山市北郊路北区,父母都是工人。“地震发生后,我们家的房屋倒塌了,爸爸、妈妈、奶奶被压死,我和妹妹被埋在墙灰石块下面,是工人叔叔亲手扒开石块和泥灰把我从废墟里救出来。”同年,徐彦彬被姑妈接到成都生活,转学到盐道街学校读小学五年级,政府每月都给他和妹妹生活费,学校还给他最高的助学金,读书也免去了学费。
“我今天是孤儿不孤,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像雷锋叔叔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创造财富。”徐彦彬在交流发言中说,学校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后,他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为“挤”时间学习,他发扬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每天早上6点起床,锻炼身体后,一边做事,一边背记外语单词,记数学公式,每学期期终各科总评成绩都在95分以上。
如果徐彦彬本人或亲友看到报道,可拨打本报热线028-86969110与本报取得联系,届时可到成都市档案馆内查阅、复印这份珍贵档案。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