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从本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本市今年将继续完善救助形式,提升救助力度。2015年以前,本市将规范医疗救助操作机制,实施医疗救助即时结算。
据介绍,今年,本市在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城乡特困救助人员三类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的基础上,把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140%的城乡低收入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内。扩大救助范围后,全市有29.5万人享受医疗救助。目前,本市医疗救助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参保救助。由政府买单,为救助对象参保,使其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畴。其次是门诊救助。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城市“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扶养、抚养人)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给予200元救助,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给予60元救助。第三种是住院(含门诊特殊病)医疗救助。救助对象住院医疗期间发生的符合医保“三个目录”的医疗费用,先由基本医疗保险及大额医疗费救助报销后,其个人负担部分再按照下列标准实行分段救助——2万元以内部分救助50%,2万元以上部分救助55%;重度残疾人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记者单学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