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打两建”看宝安系列报道之四
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在6月14日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三打两建’的目的,就是在‘打’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化、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在“三打两建”行动中,宝安坚持“打”是手段,“建”是目的的打建结合方式,在三打的基础上积极探路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推动“两建”工作的长效化、机制化。
多“管”齐下
形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宝安区区委书记鲁毅对“两建”工作提出了主要思路:积极探索企业、商户分类分层次管理,分别制定监管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通过打扶结合的方式帮助产品质量好、违法行为较轻的企业走上自创品牌、正规经营的道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团体机构在标准制定、违规惩戒、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自律监管作用;同时探索诚信信息平台、信息披露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建立诚信信息数据库和诚信“黑名单”,对进入“黑名单”的失信者从居住证办理、入户、就业、信贷等方面进行限制,并将所有经过工商登记的正规企业全部纳入征信管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自“三打两建”行动开展以来,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对企业员工工资发放实行红黄蓝绿四级网格化管理,并实行企业诚信“黑名单”制,建立了员工薪酬诚信监管机制。区市场监管分局对一年内没有违法违规经营的商户,在店门口悬挂“个体工商诚信经营户”牌匾,督促商户诚信经营。区药监分局探索了药品监管长效机制,指导成立了涉药行业自律小组,实现行业的自我管理。松岗街道对食品、药品企业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将存在信用问题的单位、个人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
除了强化职能部门在“两建”工作中的监管职能之外,宝安区同时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的管理效能,形成了多“管”齐下的市场监管局面。
今年以来,新安街道宝民社区成立的全国首家社区医疗药品经营者协会特别繁忙。社区内28家医疗药品经营单位全部挂匾成为宝民社区医疗药品经营者协会的会员单位。协会对会员单位保持了频密的走访、检查、抽查等监督方式。
“整个宝安区有3000多家药店,政府监管覆盖有难度,也有盲点。”宝民社区的当家人马锡文向记者介绍到:“要建设好市场监管体系,我们想到的办法是用内行的力量把药品安全给管起来,也就是成立现在的社区医疗药品经营者协会,政府监管有难点的地方,我们社会组织可以覆盖起来。”
人人参与
夯实社会诚信体系
积极发挥商家的主体作用,强化市场经营诚信,成了宝安区建设市场诚信体系的新风景。今年3月份以来,新安街道文雅社区在多保利市场组织一百余名商户齐心协力创建“称心、暖心、安心、放心、恒心”的“五心”诚信市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农贸市场260家商户承诺:公平计量、保证质量,决不制假、售假、决不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决不从事非法垄断、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行为;自觉把好食品进货关,确保食品及原料安全、卫生,让广大群众买得放心、吃得放心、用得放心。
不久前,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宝安区沙井街道。“我们承诺,不卖假货!”沙井街道上南大街9名党员庄严承诺。围绕着“两建”工作,宝安区通过以“党建”带“两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沙井街道在创建上南大街“三打两建”示范街的工作中,组织该片区的9名党员经营户成立了党小组,由这9名党员带头自行拆除违章摊位;同时由这9名党员牵头,作出了“不卖假货”承诺,并号召其他43名经营户共同把上南大街创建为“无假货一条街”。目前,该片区成立了经营户自律监管组织,制定了监管措施,签署了承诺书,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三打两建”工作中,宝安发动了多方力量参与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之中。今年以来,5名身穿红马甲,手拿登记簿的退休老人冒着风雨、顶着烈日,精神抖擞地奔波在社区的各个药店、诊所,发现哪里有点儿问题,就会找到经营业主或者店面负责人,义正辞严地批评教育一番,并要求立即整改,这是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裕社区“五老”药品安全义务巡查队。通过社会贤达的监督作用,增强了对各涉药单位的约束和震慑,进一步推动了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为商家、顾客营造了共赢的局面。
撰文: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