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漫游泰晤士
记者采访过在国内举行的诸多大赛,中国的安检那叫一个严,矿泉水不让带,打火机不让带,有时甚至连硬币都不让。即使是照相机,也要在安检时现场拍一张,才能放行。日前在伦敦采访乒乓球赛,充分见识了英国人的安检———看起来严格,实际宽松。
在乒乓球馆的门口,英国人的阵势和中国人一样,有穿迷彩服的士兵,也有端着枪的特警。“对不起,请把东西都拿出来!”一位士兵说。当时记者心想,坏了,来伦敦后,所有家当只有一个打火机,这下它算是“寿终正寝”了。此时,那位士兵笑着指了指我胸前的记者证———不会吧,记者证也要过安检。出乎意料的是,安检后打火机完璧归赵。那个士兵说:“请拿好您的东西,谢谢!”我好一番窃喜。
和我一同采访的西安晚报记者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他背包里带着两瓶矿泉水,大兵向他示意:要么喝掉,要么倒掉。随即,看着他在一旁大口喝着水,我拿着打火机哈哈大笑。
英国人的安检还能松到什么程度?我于是产生了一个念头,用和大兵合影的请求来“试试水”。在国内安检,无论是士兵还是特警,是绝对不允许和记者或观众合影的。“OK!COME ON!”没想到那个强壮的士兵欣然接受了,而且拍完一张后,他还说:“再来一张?”
如此宽松的安检,难道英国人不怕出问题?据当地人透露,英国人对沿街垃圾筒格外敏感,他们害怕恐怖分子往里面扔炸弹。垃圾筒外表是黑色的,加上里面有垃圾袋,即使放了炸弹,也看不见。于是,伦敦奥运会的组织者干脆来了个“因噎废食”———市中心不放垃圾筒。政府人员对市民宣称,不怕大家在地上扔垃圾,有人会清扫。不过即便如此,伦敦市中心的街道上除了烟头外,还是很少见到别的垃圾。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汪晖
曾剑强林本剑苏荇(发自伦敦)
汪晖、曾剑强、林本剑、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