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读高平先生的《情寄八荒》真可以用“如饥似渴”形容。它是我2012年7月读到的最美的书。文字干净,没有杂质,犹如置身于西藏雪域。
装帧素雅,那两只小燕子很有诗意地飞翔,一个方向,往高天。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在高平从事文学创作65周年之际,向80岁的诗人,向万千读者奉献出了一份担当。
她是一本纪念性的诗集,全是以大自然为题材的抒情短诗,分为水、山、月、雪、云、秋、戈壁、植物、动物和其他等十辑。
《情寄八荒》很像一本我喜爱的《国家地理》杂志,一路读来尽是美。我惊叹诗人想象的丰富,无拘无束,常常“打破常规”(《致天池》)。如,《花难养》:“你操心劳力地养她几年/也就开放那么几天/一不留神就生虫/冲你耷拉叶子/甚至死给你看”花耶?人耶?结束语石破天惊。
我怕举一例,伤及其余。但不举,不能自已。“我们听月亮擦过树梢的声音”(《雨中》),“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游光雾山》),“天涯处处有芳草/相遇在巧不在早”(《惹草谣》,“太阳和雪/只有在这里关系奇特/距离适当/地久天长”(《西藏的雪和太阳》),“果实是花的涅”(《什川梨花园》)等等,运语纯熟,独树一帜,篇篇都有深度思考。《戈壁》一辑,更显痛楚与悲悯。
“江山也要文人捧”(郁达夫诗句)这句话在《情寄八荒》里得到足够印证。诗人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对西藏,这位军旅诗人倾注了所有的激情。《想起我在西藏骑过的马》是其典范。难怪梁启超有赞陆游的诗句:“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也许就是地灵与人杰的辩证。
诗人没到过台湾,这遗憾也构成了《情寄八荒》的美。阿里山可听到诗人的呓语?
高平是“三无诗人”(无结婚证、无文凭、无房),但著作等身,大有大无啊。
一等胸怀,才有一等诗章。“冬天对不起我/我要对得起春天”是诗人人生永恒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