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3年前,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中央苏区——闽西上杭召开。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经典著作,文章阐述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
如今,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法院继承弘扬红色优良传统,抓住“关键点”、立足“根本点”、把握“着力点”,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干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11年该院相继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龙岩市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关键点——党支部
“我们村去年被县里评为无讼村示范点,今年还要在全县推广经验,说真的,这主要是古田法庭党支部的功劳。”五龙村村支书廖德方告诉笔者。
今年6月30日,古田法庭党支部利用周末,在五龙村民俗广场开展了一场以“庆党建,建和谐”为主题的法制宣传。
活动中,古田法庭党支部不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古田会议精神,还充分利用审判实践经验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婚姻家庭、相邻纠纷、乘车安全、劳务和旅游合同等法律咨询。
古田法庭党支部书记林维峰介绍说,早在2010年6月,上杭法院就将党支部全面“覆盖”所辖的古田、才溪、临城3个基层法庭,并推行庭长和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
上杭法院还制定了《上杭县人民法院党总支、各党支部建设纲要》等一系列党建规章制度。《纲要》要求每个支部都利用节假日在辖区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制意识。
除了这种定期的、针对性的服务,上杭法院还在所辖的6个支部深入开展以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创岗位先锋、创满意窗口、创服务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创”主题实践活动。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制作《党员业绩竞赛卡》,记载每个党员办案进度和办结案件情况;专题交流办案心得,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党员干警集体公开便民亲民的服务承诺,转变作风、忠于职守、创先争优。
上杭法院还积极与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完善法院的党组织建设,将第一线法庭党支部建设成为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斗堡垒”。
根本点——为民服务
弘扬革命传统,将先烈们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思想融入司法工作中,是红土地上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上杭法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把古田会议旧址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社区法律义工、帮扶共建、圩日法庭等便民利民活动,为红土地优良文化传统赋予新时代的司法内涵。
针对山区广大群众法律知识普遍薄弱的社会现状,上杭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特别设置了便民诉讼服务架,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南及诉讼文书的样本,便于当事人掌握诉讼知识,提高诉讼能力和水平。
客家人的口语中,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圩日”,而极具客家特色的圩日法庭,凸显了新时代司法中的红色文化因子。
为满足偏远山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矛盾激化,上杭法院在案件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圩一庭。
在每个乡镇的圩日,法庭干警便会在集镇开展巡回办案,提供法律服务。当天,群众不仅可以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还可以提交起诉状、答辩状,或纠纷双方直接到此面对面解决纠纷。
“虽然儿女们全部在外面务工,但是只要遇到麻烦,圩日赶集时法院的干警们便会热心地帮我解决。”才溪镇的雷老大妈感慨道。
2011年以来,上杭法院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70余件,指导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62起,将相当部分的案件“挡”在诉讼之外。
“依托服务型法院创建这一载体,使优良的红色文化传统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上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添元如是说。
着力点——提升形象
在上杭法院,党风廉政的举报电话、QQ、邮箱以及廉政监督员的联系方式,就挂在法院大门最显眼的位置,干警和当事人一踏进法院就可以看到。
干警们形象地称之为“门神”,时刻提醒自己要谨记党风党纪。
与此静态标识相对应的是,上杭法院充分利用岗位效能考核作用,实行强责保廉。干警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效能建设督查,认真及时处理信访、投诉件,对群众、当事人和干警内部举报的案件一一予以查实。
另外,为了培养优秀的年轻党员,上杭法院成立了由年轻党员组成的志愿者小队,广泛开展学雷锋、帮助孤寡老人、看望留守老人儿童等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年轻党员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服务意识,提升党支部形象。
此外,上杭法院还积极开展专题警示教育、作风建设年和涉案款物专项治理活动以及建立“治庸治懒”和“慢作为、少作为、不作为”的整治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在全院干警的努力下,上杭法院连续12年保持零违法违纪,全面提升了干警综合素质与法院形象,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