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日前,由市卫生局、市妇联、市教委、市口腔医院、市网上家长学校等部门在南开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举办了天津市创建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暨2012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市卫生局副局长王栩冬、市妇联副主席程树梅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为“南开大学附属小学——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授牌。

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龋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需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12岁儿童、35-44岁人群组、65——74岁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影响我国5岁儿童龋齿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睡前进食含糖食品、开始刷牙时间及家长对孩子的口腔清洁护理。为推动中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保护群众口腔健康,自1989年起,我国将每年的9月20日作为全国爱牙日,今年已经是第24个全国爱牙日,本市确定的活动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口腔保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家庭口腔健康教育,是改善全民口腔健康状况、特别是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作为管理儿童的“大家庭”,在促进儿童口腔健康同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市口腔医院与南开大学附属小学合作,成立了本市首家口腔健康宣教基地。口腔健康宣教基地将以专科口腔医疗机构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优势,以口腔健康宣传、口腔健康促进为目的的综合性新型健康教育阵地,通过树立正确口腔健康理念,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及口腔健康水平。

多年来,本市口腔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实施了《天津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5-2010年)》,将口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本市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政策倡导,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以“爱牙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帮助公众养成健康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人群,积极开展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以“口腔健康直通车”为抓手,大力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及干预活动进社区工作。通过多年来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本市口腔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本市口腔疾病流行情况仍不容乐观,据本市2005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1.5%,人均恒牙患龋数0.6颗,与此同时,本市儿童的龋齿充填率、窝沟封闭率等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012年,为贯彻落实市委“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要求,促进本市群众,特别是促进儿童口腔健康,降低儿童龋齿发病率,市卫生局、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本市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在滨海新区、南开区、河北区、东丽区、西青区和宁河县等六个区县进行试点,为在校的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进行窝沟封闭。各试点区县、各有关部门积极部署,通过加强行政推动、强化质量控制、广泛宣传动员等措施,推动项目工作开展。截至9月6日,已完成了49052名适龄儿童的筛查工作,占应查人数的52.1%,发现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儿童23451名,其中5185名儿童已完成窝沟封闭,累计封闭第一恒磨牙16504颗。今后,本市将进一步强化项目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龄儿童口腔检查率和窝沟封闭率,并研究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
在活动现场,市口腔疾病防治办公室冯昭飞主任向广大学生家长介绍了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促使家长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同时,市口腔医院专家还为在校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积极倡导以家庭为基础的预防模式,通过在家庭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爱牙环境,提高本市群众的口腔健康水平,推进本市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产生了积极作用。(记者赵首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