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书观察
-张水江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清人袁枚的读书观点,赞成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但我的观点与之相左,书非买不能读也。
过去,我读书也是主要靠借。一是向图书馆借,二是向私人借。依靠借书读,倒也读了不少书,尤其是在没有参加工作的学生时期,没有经济来源,不借书便无从读书。有了经济收入以后,自己便逐渐开始买书看。慢慢地,我品味出,读买来之书与读借来之书的味道大不一样。
读借来之书,总有一种仓促感。即使借你书者很慷慨,不为你规定还书的期限,但自己的心里还是不踏实,总是不愿意拖延时日,总想快快的读完,完璧归赵。因为我很能体谅别人借书给人看的心情,他虽然口头上很慷慨,但实际上内心多少有点舍不得,但碍于面子,又不得不借与你,你将书借走,就等于是将他宠爱的“佳丽”借走,他心里岂有不心疼之理。倘若遇上个不知“怜香惜玉”之人,不是将书借走如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是还回来时将一个俊俏的“佳人”弄得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你又恼不得、气不得,只好吸取教训,再不将书借与此人。所以,每想着我将别人的书借走之后,他在那里牵肠挂肚,日思夜想,度日如年,便读书也读得不坦然。因之,我决意不向别人借书,不给别人增加这份无谓的痛苦,如若在别人处看到一本好书,只要书店有卖的,我会马上去买一本来读,即使书店没有,我也不会向别人开口借,权当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本书罢了。
而读买来之书,就没有这份多余的忐忑了。读自己的书,首先有一种亲切感,其次有种自由感。由于书是自己的,你便有充分的使用它的时间自由,今天读不完的,可以明天读,这个月读不完,可以下个月读。遇着个心情不好不想读书的时候,你也可以暂时地将之束之高阁,待心情趋于平和的时候,再将它取下来读。完全不必像借别人的书那样,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即使没有好心情,也得硬着头皮,强打起精神,夜以继日地读。更由于书是自己的,你便可以随意在书上勾勾划划、作眉批、作注释,如果是读借来之书,你敢这样放肆?
当然,读自己的书在阅读速度上,可能比读借来之书要慢一些,但在阅读的质量上,则要比读借来之书要好得多。读自己的书,不用忧虑别人催逼,可以细细地琢磨,慢慢地品味。匆匆忙忙地读一本借来的书,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从从容容地读一本自己的书,才能深刻地领悟出书中三味。即使是在高节奏、快频率的现代社会,倘要读书并有所受益,仍然需要的是从容。而要想从容地读书,唯有读自己买来的书。
张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