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刘兰萍记者陈龙实习生张珊为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我市于9年前试点由各级政府引导农民共同出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市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日前,记者从卫生部门获悉,我市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8.21%,到2015年,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
全市243.88万农民纳入新农合
据了解,新农合参合人口数从试点初期的55.47万人逐年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243.88万农村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8.21%。
同时,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290元。2012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
2015年政府补助提至
每人每年360元以上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将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2013年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340元左右,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提高,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21类疾病纳入
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
据了解,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是卫生部会同民政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我市由“光明·微笑”工程和农村儿童先心病和急性白血病开始,逐步扩大到21种疾病。新农合在限定费用基础上,将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提高到70%,对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再补偿20%。
根据医改要求,我市将逐步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内障、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21类疾病纳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