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本报10月11日、12日刊登了《谁来帮我们赶走毛毛虫》连续报道后,引起市市容委的高度重视。报道中有专家提及的“治理毛毛虫,不应划分区域责任,而应全市一盘棋、统一部署、严加防控”建议,更是得到该委园林养护处处长隋家祝的认同。他认为本报报道有很强的建设性,本市目前施行的“各负其责”园林养管制度,已成为根治毛毛虫的一大障碍。
隋家祝说,根据《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病虫害的防治是“各负其责”。有产权单位的,归产权单位负责。专业园林部门,只负责包括道路两侧在内的公共区域。物业公司不打药、产权单位不管,园林部门没有强硬的手段,更没有执法权。
“市民和法律学者的建议非常好,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也希望能够全市一盘棋,虫害防病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治理,以便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隋家祝说,根据“属地原则”,病虫害的防治,也应归各区县负责。但这期间涉及养管经费问题。目前,园林的养管经费已下发到各区县,而病虫害的防治费用也是按照绿地面积拨付的,一旦将建设单位的树木也划归园林部门管理,必然会导致经费的更加紧张。
《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是一部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要更改“虫害防治”的部门职能,不是市容园林部门所能决定的。对各区县园林部门,市市容园林委也仅是业务指导关系。“但是,我们会把市民、专家的意见总结、归纳,反馈到上级政府部门。我们还将通过现有的渠道,向市人大建议,修改、完善相关规定,让病虫害的治理更有针对性、操作性。”隋家祝说。本报记者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