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15日,杭州古墩路文二路口,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然摔倒在人群中。当地警方介绍,该老人“假摔”已接近9年。老人每次摔倒,一定有热心人扶他,还会给他钱。当地派出所微博讽刺说,“爷爷,你年纪大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据10月17日《青年时报》报道)
利用人们的同情心,不惜上演苦肉计,摔倒后向扶起他的人倾诉自己如何艰难,几天没吃没喝了,如果表演逼真一点,从情感上来说,确实更容易赚取他人的钱财。但是变换地点不断摔倒,成年累月经常摔倒,再“善良”的人也会发觉其中端倪。
从假摔老人的手段来看,有别于普通的乞讨,说他有“欺骗”的行为更合适。在外国,不管你年纪多大,类似这种举动一般都会受到处理。法律应该没有年龄界限的,这跟人性化执法无关,明知是在行骗,若总是教育了事,或者认为年龄太大无法处理,这也不好。如果当事者恰恰是利用自己年龄上的“优势”才敢如此放肆的话,其实也是对法律的藐视,钻了所谓的空子,更应该追究其责任。
“假摔老人”骗取钱财的现象虽属个案,但不可否认这类事情的存在确实会打击人们做善事的热情。在扶起他的同时,派出所应向他讲明利害关系,告诉他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欺骗性质,应马上叫停,不能让他心存侥幸、倚老卖老,重复上演这样的无耻行为。任其发展的话,其实就是纵容“犯罪”,使同情心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度,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