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早晨的凉风和旋转舞动的落叶,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秋意。
受冷空气的影响,昨天是合肥入秋来最凉的一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只有8.3℃,白天最高21.7℃,街上很多人穿上了风衣,城市里都透出一股“深秋范”,砀山和蚌埠出现了初霜冻。
不过,给我们带来浓浓秋意和早晚微寒的冷空气,今天要和我们挥手告别。合肥气象台说,今天开始,随着冷空气逐渐离开,合肥逐渐回暖。今早合肥还是晴天到多云天气,最低实测气温已回升到13.1℃,今天最高气温预计能达到24℃,会暖和一些。
天空晴了以后,早晚的温差会再一次拉开,而且初霜冻会出现。气象专家介绍,入秋后的气温随着冷空气的入侵而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我们通常把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称为初霜冻,因为初霜冻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农作物“秋季杀手”的称号。
送走了冷空气,小雨又会回来接班,要么近一个月不下一滴雨,要么一周之内下两次,这也许是秋天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周末的两天,合肥都会有小雨,不太适合外出游玩了,周六,阴转小雨13~22℃;周日,小雨转阴14~23℃。
这样的天气适合在房内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也很悠闲。大家这两天可以早睡早起休养生息了。眼下已过了“寒露”节气,黑夜开始变长,而再之后,昼夜时长的差距还会越拉越大。
秋季养生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早睡早起”。因为这时,随着天气变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大家要开始注意保护阳气。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大致意思是,秋季的三个月里,人们应和鸡的作息时间一样,早睡早起,这样能使精神安宁,缓和秋季初凉对人体的影响。
不过现在爱熬夜是很多人的通病,特别是年轻人。网上的流行说法叫做“晚睡强迫症”,典型的症状是:完全无视疲惫的身体,还要继续熬夜打游戏、上网、看书、看电影、聚会……没什么事可做时却不愿睡觉,非要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上床。如果你也是熬夜一族,不如趁着现在开始白昼减短,黑夜加长,休养生息,痛下决心改了这样一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现在开始早睡早起。本报记者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