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下午,天津大学11级化工四班的20余名学生一同来到天津站,他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两三个人一组,被分配到天津站的各个区域,为旅客们提供便利服务。班上宣传委员刘婧介绍说:“这个活动在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持续两年多了,每两周就会来一次。我认为很有意义,正好今天又是班里的主题团日,就带着同学一起过来了。”
车站地形熟记于心
天津站的面积很大,地下部分更是错综复杂。虽然志愿者们在上岗之前接受了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培训,但为了更好地给旅客们提供帮助,他们决定进一步了解天津站的构造。大家纷纷研究起天津站的地图,把旅客可能要去的地方都记下来。没过多久,他们把公交站、地铁站、进出站口、售票处等位置的详细地点都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然后便开始亲自实践,从自己负责的区域走到这些地方,每来回走一遍就做一个记录。这样一趟趟地走下来,每个地方该怎么走都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
在这些地方当中,公交站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天津站的公交站不止一处,乘坐不同线路就要到不同的地方坐车,为此他们特意自制了一份表格,把每路车要去哪座车站搞清楚。当有人问起时,他们先确定车站,然后再根据自己之前摸索的线路详细告知。
受助旅客交口称赞
14时志愿者们正式上岗,没过多久其中一个服务区就遇到一位愁眉苦脸的大娘。经询问得知,这位大娘从黑龙江来天津找女儿女婿,但在出站口等了很久却没等到,把大娘急得团团转。志愿者边安抚她边与其他志愿者通气,得知了另一个服务区有一男一女正在找人后,马上通知该志愿者带他们来这里寻人。原来,大娘以前来天津时他们就是在这里接站的,这次大娘却去了其他出站口,这才造成了两头着急的结果。不多会儿,大娘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女婿,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这件事刚过不久,另一服务区再次传来捷报。一对老夫妻手里拿着很多东西,眼神十分迷茫,志愿者见状立即上前主动帮助。据来自青岛的二老介绍,多年前他们曾来过天津眼科医院配镜中心配眼镜,印象非常好,所以这次专程再来。志愿者知道后马上利用刚刚实践过的“路网系统”,帮他们拎着东西,从地下出口一路护送到上面的公交车站台上,并且帮他们询问好需要在哪一站下车。两位老人非常感动,临走时还不停道谢:“天津人简直太好了!这帮我们省了多大的事啊!”
一下午的时间,志愿者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询问,也得到了多次褒奖。
志愿者活动要坚持
虽然站了一下午,腿脚不免有些发酸,但志愿者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短短的几小时里,他们多的被一两百人问过路,少的也有几十人。无论旅客多少,他们从未放松自己。只要一有人经过,他们准会立刻走上前去热心询问,“您想去哪?”“您需要帮助吗?”“您要坐哪路车?”这些问题他们一下午都挂在嘴边。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每指一回路,看到他们满意的神情,我的内心就会感到一次快乐。这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大学生不能只停留于校园,而是要多走出去。这样的活动更不能成为昙花一现,而是要坚持办下去。希望将来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做法发扬下去,让自己成为向外地旅客展示天津大学生、乃至天津市民良好形象的一张美丽名片。” (郭翰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