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北海11月9日电(庞革平胡宁华)从广西北海市政府获悉,截至目前,北海市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累计完成发证面积107.68万亩,确权发证率为91.46%;确权到户面积106.57万亩,确权到户率为90.51%;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89.11万亩,均山到户率为83.36%;公益林均山到户面积0.41万亩,均山到户率为52.43%。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已通过自治区的检查验收。
据介绍,2009年3月,北海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一项涉及全市22个乡(镇、办)、263个行政村、3870个村小组、12.75万户、60.03万人的“第三次土地改革”。北海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主体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配套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资本化,为开展林权抵押、破解农民融资难打好了基础。目前,北海已开展林权抵押面积7.55万亩,农户贷款金额0.8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林下经济发展。今年1至9月份,北海市林下经济面积15.31万亩,实现总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15.8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北海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紫檀林下种植金花茶、罗汉松树下培育珍贵树苗等“双珍”模式及红树林下放养海鸭产海鸭蛋等经营模式是富有北海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全市林下养殖16.38万亩,年产值4.87亿元;林下种植1.69万亩,年产值1亿元;林下休闲旅游开发1.54万亩,年接待人数110万人次,产值0.56亿元;林下加工面积0.28万亩,年产值0.22亿元。目前,全市罗汉松种植面积达1.3万亩,2011年产值近3亿元。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北海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比如,合浦县佳永金花茶开发公司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本地及周边市、县农民林下种植金花茶。目前,该公司扶持带动社员、农户1216户,发展紫檀林下种植金花茶3600亩,2011年涉及的农户共收入0.56亿元。
北海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目标。北海计划到2015年,把全市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24万亩,产值达13亿元,让受惠的农民达到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