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遇到突发意外伤害,如果所有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规范、专业地对患者进行救治,就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昨日,从天津市“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启动会上获悉,在未来半年内,本市将分50期完成对8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0名医护人员的初级创伤救治培训。
地震、洪涝、火灾等灾害事故及交通事故发生时,往往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规范、有效的医疗救治。目前,我国许多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初级创伤救治知识和能力。1996年,牛津大学一位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医学方面的专家,道格拉斯博士设计了一套创伤救治的程序和为期两天的课程,讲授医疗和辅助工作人员救生技术,成为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推广的初级创伤救治课程。目前,全世界超过58个国家进行了这项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初级创伤救治能力建设,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卫生部医政司于2010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天津市成为第三年度新增的培训省份,成立了天津市“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其中,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8家医院对此项培训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记者刘晓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