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记者荣静
通讯员桑林海
近年来,朝阳区从破解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出发,积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使社会救助的对象、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标准得到进一步提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朝阳区坚持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坚持“两级管理,三级联审”审批模式,做到了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共为全区5291户、8532名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2641.45万元;同时为5291户低保户办理了幸福惠民卡,为1580户低保家庭减免采暖费。
同时,强化灾害救助,截至目前,共为295户,620名灾民购买价值10.407万元的粮油、衣服和棉被;为294户灾民解决春耕生产资料资金12.475万元;依托扶贫超市建立了物资储备库,储备棉被褥500套,棉大衣500套,棉衣裤200套,应急强光手电20个。
在医疗救助方面,将医保(含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自理费用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年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到1.1万元;门诊大病年封顶线由1.5万元提高到1.6万元;对因病致贫的患病家庭成员进行临时救助,封顶线为8000元。目前,累计救助4173人,使用经费253万元。做好慈善救助,成立了“长江爱心助学基金”,收到捐款21.1万元,开展双日捐活动,收到捐款169.1万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收到捐款28.1万元;开展“爱心圆梦”等慈善救助活动,全年发放救助金1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