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 日前,天津市2012年20项民心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全部完成,300个旧楼区先后通过了市指挥部联合验收组的验收。工程坚持质量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78%,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26.3万户、80万群众直接受益,对他们来说,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经过300天的连续奋战,2012年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共完成了1.2万个楼栋门安装,271.6万延米排水管道疏通更换,24.9万户信报箱更新,25.2万户燃气灶具连接管和26.8万户自来水户管改造,以及261.9万平方米屋面防水层、62.1万平方米小区破损路面维修等30多项整修内容。
30多个项目的提升改造,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实现了新旧居住区均衡发展,实实在在惠及了群众,得到了群众普遍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宝贵的民心民气,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市区指挥部按照要求,正在加快制订今年实施方案,谋划入冬后的工程招标、原材料采购、施工人员培训等工作,为提升改造工作做准备。
注重改造细节方便群众生活
在南开区昔阳南里小区的一角,一座新建的仿欧风格的二层小楼格外醒目。据了解,现在小区老人更多了,结合此次提升改造,新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面积约600平方米。其中一层为老年配餐室和棋牌文体活动室,二层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引入具备医保资格的医疗机构,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
记者发现,在此次改造过程中,昔阳南里每个楼栋门至一楼的台阶处都安装了一段木制的扶手。“这个扶手看来不起眼,但对老年人来说,却是方便和安全了不少。”58岁的李淑珍住在小区3号楼,是小区里有名的热心人,她说,“这些小的细节,都特别实用,让大家生活更加方便,居住也更舒心了。”
严格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过去三四个月准得找人通一回下水道。这回好了,更换了下水管道,从根儿上解决了问题,现在流水声都能听出十分的通畅。而且,这次自来水管也进行了改造,龙头里出来的水也不像过去带着锈色。”提到这次的改造,中山门团结北里的刘秀萍大姐显得十分满意。
刘大姐是此次提升改造工程中的群众监督员。她特别重视,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改造的全过程,时间、地点、施工内容、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她告诉记者,“施工负责人潘队,上家里来施工特别认真负责。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每次都是喊他潘队或者小潘。”她回忆说,在12号楼一楼户外下水管道改造时,他检查发现施工后效果不够满意,马上又让重新做。为此,在场的小区群众都很感动,纷纷主动参与帮忙。
中山门团结北里居委会主任郝春燕说,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居委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将意见建议向施工队、区指挥部反映,尽量满足大家的合理需求,完善小区的功能。
二步节能改造让群众温暖过冬
和平区怀远里小区,家住顶楼的安绍慧阿姨家中,数字温度计显示为22.5℃。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是在六七月份进行的改造施工,在屋顶重做了保温、防水层。家里东西向的两个窗户也都更换了。和往年相比,这个冬天更加温暖,现在温度基本都维持在23℃左右,十分舒服。”安绍慧的老伴儿对此也是交口称赞,“这窗户真是不错。因为小区处在比较繁华的地段,自己的房子又紧临着平安街,比较喧闹。更换了新的窗户以后,隔音效果好了很多,窗外噪声几乎听不见了,有了以往难得的安静,休息睡眠都好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旧楼区冬季保温性能较差的情况,部分小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二步节能改造。和平区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说,和平区40个提升改造旧楼区全部进行了二步节能改造。
南市街怀远里居委会主任张巨新告诉记者,工程实施之初,有些居民觉得麻烦,并没有打算更换窗户。但通过几次宣传,以及看到邻居家安装后的效果,大家也都申请进行更换窗户。
物业接管实现长效管理
小区改造完成后,加强了物业服务的力度。河西区东江南里小区盛泰物业公司主管宋治平告诉记者,在实施提升改造过程中,专门为物业服务新建办公用房;公司增加了工作人员,提高了服务标准,例如增添了门岗、加大保安巡查频次等。“实际上,旧楼区居住功能的提升改造,完善了小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让不少物业服务能得以实施,并提高服务水平。以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安装了新的信报箱,方便了居民的通信订阅。对我们来说,每天的擦拭清洁变得更为方便;清理了楼道的小广告,规范了管线,让楼道清洁更加容易,安装了楼栋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更容易保持楼道的清洁。”
河西区东江南里小区是去年本市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最初的9个试点小区之一,早在去年4月就已通过了验收,距今已经8个多月了。而如今,小区依然保持着改造后焕然一新的面貌,引入并加强物业服务的长效管理机制功不可没。本报记者胡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