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进入“三九”以来,受多次大幅降温天气影响,本市出现阴雨雪和雾霾天气,不少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大医院发现,近来各医院门、急诊收治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骨关节疾病呈高发态势,患者数量较往日明显攀升。医学专家提醒,较强冷空气来袭致气温骤降,可使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患病者骤增,每年1月一般又是本市冬季最冷的时段,市民尤其有高危因素者不仅要防寒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引发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更要严加防范慢性病加重,从而在寒冷天气袭来时有备无“患”。
急症1
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
“天气寒冷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国强介绍说,近一时期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气温大幅降低会导致空气湿度及温度明显下降,可使鼻咽部黏膜变得特别干燥、局部温度可降到32℃左右;呼吸道受冷空气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应减少,都为黏膜裂口内的病菌孳生、病毒入侵繁衍提供了条件。
【应对策略】
李国强提醒市民,此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尽量避免呼吸道受突然刺激。应坚决戒烟并防止被动吸烟,以杜绝不良理化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保持居室适宜的温度(18℃或以上)和湿度(40%至70%)并常通风换气;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宜戴防护性良好的口罩,以保持鼻咽部黏膜的温、湿度;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以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主;加强御寒锻炼,如每天早上按摩迎香穴(在面部鼻唇沟的上段)2至3分钟可增强鼻咽部抵抗力。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还要提前防范,如储备一些常用的去咳、化痰、平喘药物,寒冷、雾霾天气最好不要外出。
急症2
心脑血管疾病易恶化
研究表明,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的寒冷天气,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科主任宋昱主任医师说,“三九”前后是心脏病、高血压病容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卒中、急性心梗好发的季节。这是因为低温状态下,人体血管容易收缩、痉挛,血液循环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血管壁容易受损,引发心脑血管病。
【应对策略】
宋昱建议,冬季人们血压波动大,中老年人又多有动脉硬化情况,因此寒潮来袭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注意保暖,尤其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人要及时增减衣物被褥、尽量避免在温差过大的环境中频繁出入。冬天夜间血液流速慢、血黏稠度高,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寒潮来临时不宜在清晨气温较低时进行晨练。老年人早晨起床时不要醒后立即下床,可先做些床上活动,加快血运,再慢慢起床。过于劳累和运动量过少都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要起居规律、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尤其要保持心态平衡,不要让情绪大起大落。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低盐为主,避免暴饮暴食,不能酗酒。40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高危因素者更需引起重视,出现乏力、活动时胸部不适或疼痛、心悸、烦躁、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急症3
消化系统病患增三成
近期气温较低,到本市各大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平时增加了约三成。天津医大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邓宝茹对此提醒,寒冷的冬季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进入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胃部血管痉挛、收缩,胃部供血减少,胃肠道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一旦饮食杂乱、过度劳累,就会诱发胃肠道疾病。此外,冬天气候经常骤变,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还可以侵入消化道,这不仅易导致消化道黏膜发生溃疡或致消化道邻近器官患病,也易诱发消化道出血。
【应对策略】
邓宝茹提醒说,老年人、有严重心肺疾病以及原有消化性溃疡以及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是该病高危人群。市民防范消化系统疾病要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尽量不食用辛辣刺激等可能损害胃黏膜的食物,并应保持规律生活、乐观情绪,吃火锅一周不宜超过一次,气温变化时注意腹部保暖。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颜色异常等消化道症状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可遵医嘱预防性服药。
急症4
骨关节病受冷易复发
数九寒天,膝、髋、脊柱及手指等部位病变关节受冷可引起复发,出现明显疼痛和红肿症状。80%慢性关节病患者可因自身关节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而判断出将有天气变化。本市第四中心医院骨科主任王永清博士解释说,气温下降、气压降低、湿度增高是造成关节炎患者局部疼痛加重的主要原因。湿度的改变对关节周围组织影响很大,它可使血管扩张、关节囊充血;天气寒冷使肌肉和血管收缩、关节滑液黏度增加,关节活动时就增加了阻力,可导致关节疼痛。
【应对策略】
王永清建议,气候变化时市民应提前做好保暖和防护措施,肥胖者要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荷。饮食中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D),适当多吃牛奶、豆制品等含钙多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的、生冷硬的食物。高脂肪、海产类、过酸和过咸类食物以及酒等,因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影响关节,应尽量少吃。骨关节炎患者要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活动,可通过合理锻炼改善关节功能,或用局部热敷、按摩、理疗、药物等方法缓解疼痛症状。急性发作期剧烈疼痛时应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本报记者姜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