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记者郄建荣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今日透露,2012年开展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和专项督查,对“十一五”期间耕地占补情况和2011年度占补情况进行专项复核。专项复核结果表明,99%以上的补充耕地项目真实可靠,98%以上的建设项目实现“先补后占”。
国土资源部官网今天发表文章对2012年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梳理,文章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严格要求和规范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及其动态监管,占补平衡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时,摸清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底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升级完善有关信息监管系统,实现了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报部备案,统一‘身份证’,掌握每个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情况”,文章说,正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基本摸清了补充耕地的底数。2012年,全年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共补充耕地近700万亩,有效补充了建设占地、灾毁等造成的耕地减少。
在摸清底数的同时,国土资源部还启动了耕地占补平衡的专项督查和专项复核。
按照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下发的第一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计划,2012年须建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文章称,通过建设116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以及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2012年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