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
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但长期以来,民间传说中却将他塑造成一位“神探”,庙堂与江湖之间的落差,让真实的狄仁杰面目模糊。狄仁杰本身是一位性格复杂、多元的人,他一方面帮助武则天度过一次次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又对李唐忠心耿耿,暗中广树党羽,以图颠覆。在忠与叛、成与毁之间,他反复摇摆,从他波澜起伏的一生中,足以读懂一个时代的悲哀与辛酸,本书内容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中播出,赢得观众好评。
●书名:《狄仁杰真相》
作者:于赓哲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狄仁杰的名字大家很熟悉,电影、电视剧里也常有他的身影。但那是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的历史。唐代很多传奇文学拿狄仁杰当主角,编了很多故事,后来清朝人写过《狄公案》,荷兰有个汉学家高罗佩写过《大唐狄公案》,把狄仁杰塑造成了一个神探。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可不是那么简单。
狄仁杰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这一年,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两岁,武则天已经5岁了——他们都是山西人。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狄仁杰是并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在高宗显庆年间(656—661)赶考,中举应在26岁至31岁之间。他考上的是明经科。唐代科举最主要的两个科目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狄仁杰能高中,说明他经学功底相当不错。不过明经科不是唐朝科举中最厉害的科目,唐人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说进士科难考,50岁考上算年轻。此时武则天已是唐高宗的皇后了,唐高宗有严重的高血压,武则天逐步掌握了核心权力。
狄仁杰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而且写得一笔好字。武则天曾当众夸奖狄仁杰“能书”,要知道武则天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不会随便夸赞谁。还有史料说狄仁杰很善于医道,会针灸。
刚出道的时候,狄仁杰也和其他官员一样,是从基层任职开始的,但是很快就显示出他非凡的才干和品质,同事称赞他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意思是狄仁杰这样的贤能之士,北斗星以南,就此一人而已。此时狄仁杰只是个七品官,他的同事们已经把他推举到这样一个高度了。
狄仁杰非常善于断案。上元二年(675),他被召入长安,当了大理寺丞,一年断案17800起。这个数字很惊人的,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一年下来,上级来考核政绩,宰相看狄仁杰是个新来的,随便给了个低等级。狄仁杰的上级大理寺卿张文瓘赶紧找宰相说:“这个成绩不公平。”宰相问:“他一年审了多少案子?”张文瓘说:“一万七千八百。”宰相大惊失色,把狄仁杰的成绩改为上下等。后来狄仁杰神探的美名,与他在地方和大理寺善于断案有关系。不过这些案子在史籍中基本没有留下细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