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浙江丽水市到安徽东至县,580公里的路程,途经国道、省道、傍山险路、村村通水泥路、田间土路……跟随完刘正策的全程返乡路,采访车的司机余师傅已经疲惫不堪。这个十五年驾龄的老司机直摇头:“他们是怎么在寒风中将车骑过来的?”
的确,跟着跑完这一段回家路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冬季骑着摩托车,驰骋在回家的各种公路上,这并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旅行。如今火车票难买,汽车票太贵,春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种节日氛围,就让他们选择了一种自己可以把控的回家方式,无论有多痛苦,他们都要坚持下来——至少他们选择这种方式,不用受制于他人,可以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命运。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送回家的做法,也成为很多农民工在对公共交通失望的情况下,普遍选择的方式。
采访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得知,如今很多借助摩托车返乡的农民工,他们的交通工具已经鸟枪换炮了,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虽然他们购买的并不是太好的车,但他们终于不用冒着危险和寒风回家了。
在采访前期的联系得知,福建省泉州市当地媒体在2月4日这天,组织了一项为骑摩托车的返乡农民工免费加油的公益活动。今天上午,将有数百名农民工骑着摩托车,从泉州出发,前往中西部省份的老家,其中还有不少安徽老乡。在他们出发时,我们只有借助报纸版面向你们说一声:农民工兄弟,祝你们一路平安。
本报记者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