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跟随巡查员 24小时备战就像“120”

跟随巡查员 24小时备战就像“120”
天津北方网讯:您知道吗?却有这样一群交警,他们一个人可以管理一个区,或是一条高速公路,管理范围动辄就是数十平方公里,这就是交管局设施处下的交通设施巡查员。今年55岁的裴爱民就是这样一名交警。他是设施处巡查二大队的一名巡查员,他管理的辖区范围是方圆26.65平方公里的河北区。此外,裴爱民还要负责河北区界内的道路清障和事故车、故障车的救援。
事故无法预测 昼夜时刻准备着
早上7:00一过,吃过爱人亲手做的早点、喝上一杯热热的豆浆,裴爱民就从家里出来,直奔交警王串场大队,他的办公室就位于王串场大队办公楼的4楼。虽然连续两天都没有什么事故发生,可是裴爱民一点都不敢放松。“事故、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生,什么时候会忙起来谁也不能预测。”
裴爱民是交管局设施处巡查二大队河北分队的队长,说是队长,其实接受他管理的只有两名交警,另外就是协调拖车队的13名员工。“在河北分队,我的年纪最大、工作时间最长,大家尊敬我,喊我一声‘裴队长’,其实说白了,我哪是什么领导啊,也是干活的人。”“裴队,天下太平。您就放心吧,真要是有救援任务,我们绝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见裴爱民又来值班室检查,拖车公司的“小年轻”们又跟他开起玩笑。确认没有异常之后,裴爱民独自一人进了办公室,他要把春节期间的值班人员提前做好安排。“我是每天待命,其他人可以轮着休息,不过是否能休息,还得看那天事多不多。”
回忆起在设施处工作的十几年,裴队长说,他印象中好像就没有过一个消停的年。“我们这个工作还不像现勤交警,哪怕马路上只剩下一辆车,也可能发生交通意外或是出现故障,需要救援拖车。”虽然已经从事这个工种十几年,可是裴爱民说他至今也没有摸出什么规律。“你要是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清闲,我还真说不出来。这个工作就没有规律可循,事故、意外什么时候发生,谁能提前预测?我们是典型的‘看天吃饭’。”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工作性质,裴爱民说,他几乎是24小时“备战”,准备听从电话、警情的“召唤”。“这一天一起事故都没有,没有救援也没有清障一点不奇怪,可是如果明天有二三十起事故,也不用大惊小怪。”
每天道路巡查 就像一台“轧路机”
10:30,河北分队值班室依然没有接到一个电话,值班的队员依然呆在办公室里。“我们这消停,就说明河北区没有大事故,这是好事。”裴爱民在确认队里工作都安排妥当后,他和值班室打声招呼,携带着电台驾驶着警车就上路巡查了。“上一周雾霾天气,救援清障任务多,好几天没上路巡查了。”从王串场大队出来,裴爱民驾车沿着增产道、革新道、金钟河大街一路走,沿途巡查中心隔离带、机非隔离带、隔离墩和交通信号灯是否正常,并对破损、需要维护的设施进行记录。“我们是巡查大队,每一位交警都是交通设施巡查员。辖区内如果有破损、不能正常使用的交通设施,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
“河北区方圆26.65平方公里,一共有395个信号灯、126处平交路口,道路总长度有160多公里,这些地方都是我巡查的重点。”一路停停走走,裴队长的工作日志上已经记录下很多内容。“增产道路口的隔离墩移位,已经恢复;金钟河大街民权门下桥处,一个隔离墩破损,需要更换……”
这边刚说没有救援清障任务,可裴爱民巡查路上就遇到意外。当裴队长巡查至金钟河大街与群芳路交口附近时,占据非机动车停放的一辆灰色捷达轿车引起裴队长的注意。这辆轿车停放的位置已经占据一半非机动车道,不少由此经过的市民都要绕一下。裴爱民缓慢地将车停在该车的后方,上前查看,一名男性驾驶员正坐在车里着急地打电话。原来,这辆捷达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故障,驾驶员勉强将车推至路边,再想启动却怎么也动不了。他原本想打电话找汽修厂的救援车,可是因为临近年关,人手紧张,他找了四五家汽修厂也没有联系上救援车。在了解这个情况下,裴队长询问驾驶员是否需要拖车救援。得到驾驶员肯定答复后,他通知在队里待命的清障车来到现场,帮助驾驶员将车送往4S店。“这还不错,没赶上早晚高峰坏,要是那样,这条路肯定得堵车。”
12:30左右,裴队长将河北区界内的东纵快速路也巡查一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眼看着就要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他这才驾车往队里走。“如果下午还没有救援任务,我再把中山路沿线巡查一遍,争取年前把主要道路趟一遍,心里踏实。”
恶劣天气有事故 我们就像“120”
55岁的裴爱民是个很随和的人,不管说什么话,总让你感觉脸上带着笑意。虽然从事清障救援工作十几年,可是裴爱民还是一个“紧张大师”。“他就是容易小题大做,稍微有个大点的事故,不管多晚、多远,他肯定要到现场,就怕我们处理得不妥当。”裴爱民生活在“警察世家”,早早就过世的父亲,姐姐夫妻俩以及他的独生女儿,都在公安系统内工作。
“2月份的第一周,我们一共救援30多辆车,第二周的救援车辆不多,3天还不到10辆。春节期间,我们也安排三个班次,轮番盯守。”趁着吃饭的空当,裴队长还在跟大家唠叨着。在这个春节,别人都有排班,唯独裴爱民没有,他说不用排,他天天都会来。几十年的从警生涯,让裴爱民和他的妻子都习惯了这种早出晚归甚至是不归的生活状态。裴爱民真是在家里休息一天,连他的妻子都会不习惯,催促他赶紧上班去。在记者采访时,不止一次从拖车队的“小年轻”那里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没有事故、没有救援,我们也不踏实。”
对于私下来大家说他是“紧张大师”,裴队长一点都不恼火,他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清理现场,腾出路面。“事故现场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出来,即便是救援故障车,也不能让人家车主长时间等待。早点把故障车送到修理厂,人家也踏实。再说,只要占路,肯定会对交通有影响,不早点清理,不知得有多少着急回家、办事的人被堵在马路上。”裴爱民说,他总会跟队员念叨:“咱们出现场,得拿出120急救车的状态,既要快还要稳。对于事故车而言,咱们就是他们的‘120’。”(新报记者李柏彦通讯员杨毅摄影新报记者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