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外国语大学学生以勤俭节约为时尚
天津网讯城市快报记者刘晓艳中午12点,在天津大学学生第四食堂,孔大姐麻利地接过同学递过来的餐盘,将餐盘中剩下的饭菜倒进一个桶里,同时将筷子统一收到另外一个小桶里。“往常我收这一桶筷子能收两桶剩饭菜,今年开学前后这几天,同样收一桶筷子,一桶垃圾都满不了。”操着山东口音的孔大姐告诉记者,虽然没和同学交流过,但她觉得发生改变的原因应该是“新闻上号召不浪费,学生们都看新闻,他们都知道”。
开学首日,教育部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创建节约型校园,并将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组织专项督查。昨日记者走进天津部分高校,实地采访了解到,不少大学生自发在校园内展开了“光盘行动”。而在天津一些小学,“午餐监督员”的设置也督促小学生渐渐养成了“光盘”的习惯。
天津大学
饭量小女生“光盘”困难
尽管昨天是开学第一天,但孔大姐已发现了学生的改变,“偶尔还能看到有学生拿着饭盒来打饭,吃不完的都带走。虽然还是有一些同学盘子里有剩饭,但绝大部分同学都吃得挺干净。”
中午吃饭时,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刚吃完饭的同学。一位博士三年级的学生将盘子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他告诉记者,每次打的饭他都会尽量吃完。另外3名刚吃完饭的研究生也告诉记者,会尽量将饭吃完,“有时超级咸,有时来得晚饭菜都凉了,实在吃不下时就只能剩下了。”其中一名研究生说。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女生餐盘中的菜吃完了但米饭却剩下了三分之一。“饭给得太多了,实在是吃不了了。”一名女生说,因为学四食堂的米饭是盛好后定量供应的,一般男生都能吃完,但饭量小的女生就有些困难了。“对面的三食堂,米饭分三角、五角、一元不同的量出售,这样就基本剩不下了。”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光盘行动”成节俭时尚
开学首日,走进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校门,无论是校园的海报栏还是学生食堂,都贴着学生会发出的《让“光盘行动”见证节俭时尚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拒绝“剩宴”,以勤俭节约为时尚。在熙熙攘攘的餐厅中,同学的剩餐情况明显改善。
来自国际交流学院的严丽君和舍友一起“拼饭”,她们说:“以前打饭较多时经常剩下,现在舍友聚在一起各打一个菜,既兼顾营养又不至于剩下。能吃光饭菜心里很有成就感,我们觉得节约无小事,打算用节约下来的钱多做一些公益。”学校管理食堂卫生的师傅也告诉记者:“明显能感觉到学生剩下的饭菜少了,节约意识越来越强。”
红桥实验小学
“午餐监督员”上岗巡视
昨天中午12点30分到12点40分之间,红桥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的朱同学和同年级的同学组成的“午餐监督员”小队开始上岗巡视。学生吃过饭的饭盒统一放在楼道内,“午餐监督员”每经过一个班,都会随手打开一两个饭盒看看里面是否有剩饭菜。“今天不错,几乎没有浪费的,大部分打开的饭盒里都没有剩饭菜。”朱同学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检查不合格的,带队老师会走进这个班跟全班同学说要节约。“以前甚至见过整盒饭菜都剩下的,只吃了小甜点,这样太浪费了。”
“毕竟每个孩子的饭量不同,而且孩子有胃口不舒服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多吃饭、不偏食。同时,也会叮嘱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带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以免影响孩子正常吃饭。”五年级四班的李晓丹老师告诉记者,通过班级内的同座位同学互相监督以及学校的“午餐监督员”,孩子浪费饭菜的现象的确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