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养老院住着这么两位孤寡老人,他们相差10岁,5年前素不相识,来到养老院成了好邻居、好哥们。生活虽然好了,他们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去年看到一位老伙计签署了“双捐”的协议后,老哥俩商量着也要为社会做点贡献。昨天,老哥俩同时签署了“双捐”公证书,百年之后哥俩都要捐献自己。
二老“双捐”公证处、医院上门免费服务
昨天上午,天津市养老院会议室内,84岁的许云龙和74岁的潘博生在南开区公证处公证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双捐”公证书。许云龙大爷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养老院居住了31年了,潘博生大爷来了5年,哥俩都是孤寡老人,也是好哥们。当许大爷向潘大爷提出捐献的意愿时,哥俩不谋而合,当即决定“双捐”。
南开区公证处公证员告诉记者,由于两位老人年岁比较大,出行不方便,公证员得知老人的捐献意愿后,主动上门为老人进行免费公证。同时,天津市眼科医院眼光角膜疾病主任医师马林也携带着医疗器械来到养老院为两位老人免费检查眼睛。
说起“双捐”二老深有感触。许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左小腿截肢了,1982年来到天津市养老院后不久,自己的右腿也因为脉管炎坏掉了。没有正式工作,生活十分困难,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他介绍了一份手工活,让许大爷能够维持生活。“还有很多人帮助过我,要不是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我活不到今天。”许大爷说。和许大爷有类似遭遇的潘大爷,虽然是孤寡老人,可社会上的好心人、志愿者经常陪他聊天、打台球,让他老有所乐。去年潘大爷的室友张大爷签署了“双捐”协议,潘大爷很受触动,于是有了捐献自己回报社会的想法。
捐献者90%为老年人 本市“双捐”呈现老龄化
捐献志愿小组负责人赵永华告诉记者,目前天津市养老院已经有40多位老人签署了捐献志愿书。记者从天津市司法局公证科了解到,从2010年到2012年,公证科进行了450多件捐献角膜、遗体公证,90%以上都是老年人。公证科工作人员表示,本市“双捐”志愿者呈现老龄化,希望更多的年轻市民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