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广州街坊不知道“二月二,要剃头”,发型师哥哥正好“抖抖(歇歇)”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园摄影报道:“你听说过‘二月二,龙抬头’吗?”不少老广会点头。“二月二,你剃头了吗?”很多老广会摇头。记者昨日走访市内多家理发室,发现生意并没有被“二月二”带旺。有从业二十多年的美发厅经理表示,从来没听说过“二月二剃头”的说法,店里生意从未因此受影响。
二月二“北热南冷”
昨日,记者随机询问多位广州街坊。对于“二月二剃头”的风俗,他们均摇头表示没听说过。“85后”的杰仔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仔,住在老城区海珠区,对于“二月二”一无所知。在13日(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的广州水上花市闭幕式上,有义剪活动迎接“二月二”,来助兴的老街坊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现场有老人表示,“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但“要剃头”是第一次听说。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如今,“二月二”呈现出“北热南冷”的现象。在北方,这一天许多理发店都爆满。
东北人小吉来广州打工三年,“二月二”这天他专门理了个头。“在我们老家,除了在这一天理发,在此之前理也可以,都有吉祥的寓意。就像很多人都会在新年之前剪个头发,希望新年新气象那样。”小吉说,“二月二”这天,在他的老家,排队等理发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广州的媒体工作多年、老家在河南开封的高先生也知道这一习俗,他也赶在这天理了个头。
发廊生意无明显变化
记者昨日走访市内多家发廊发现,虽有新广州人践行该习俗,但总体来说,对发廊的生意影响不大。北京路附近的一家美发厅是广州的“老字号”美发厅,曾是广州最早出现的高级理发店。现任经理王女士介绍,“二月二”对生意没有什么影响。“我干这行二十多年,从来没听说有这个习俗。”
越秀区犀牛路口一家发型屋的店主表示,“二月二”这天的客人数量没有显著增加,“不过,有一些客人透露来剪头发就是因为‘二月二’。”
广州仔Tim在芳村长大,从事剪发行业已经八年。“我换过好几家店工作,没听说过有这个习俗,客人也没提过。”Tim分析,大家不热衷践行这个习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比如春节的年味都没有以前浓;二是生活压力大,即使知道这个习俗,也多半不会专门为此跑一趟去剪发。”
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