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自2011年3月1日开始执行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单位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燃气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可是有些公民和施工单位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赶施工进度,往往对地下的燃气设施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导致燃气设施的外力破坏,影响了燃气企业的正常供气和居民正常生活用气,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以新近发生在重庆巴南区一工地野蛮施工导致燃气管道泄漏问题为例,据2012年1月4日重庆商报报道:眼看着元旦来了,但重庆巴南区王家坝上百户居民却高兴不起来:他们家中燃气已经断了4天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也没有恢复,许多居民不得不在外面的餐馆解决吃饭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多辆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大型载重车忙碌地穿梭。最显眼的是横穿工地的一根燃气管道,直径约10厘米,燃气管道大部分已悬空,每隔一段就用钢管支起,中间部分埋在泥土中,但距离地面只有三四十厘米,不时有载重车从上面碾过。
记者仔细查看后发现,这根燃气管道可谓伤痕累累,不少地方严重弯曲,有的地方保护层脱落,被砸出几个大坑,管壁向内凹陷。据了解,负责王家坝燃气供应的是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巴南分公司,现场一位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工地野蛮施工造成的,现在还有载重车不断碾压管道,因担心安全问题,他们不得不暂时中断供气,对管道进行测压,检测合格后才能恢复供气。目前已发现这段燃气管道存在漏气,可能需要重新铺设一截管道。野蛮施工,导致重庆巴南区王家坝上百户居民不能过好元旦节日。本市也出现过破坏燃气设施的野蛮施工问题,对此新闻媒体做过报道。据2004年2月20日《今晚报》报道:2月19日晚,一根直径为100毫米的煤气管道突然被撞断,强大的压力将煤气从管里迅速顶到管外,随着吱吱的响声,一股肉眼可以看到的白色气流径直冲向空中,浓重的煤气味迅速将事故现场包围。随着外散的煤气越来越多,张贵庄事故现场周围随时面临着爆炸的危险,而距离现场几十米就是人头攒动的超市。有关部门迅速将该路段戒严,一场煤气抢险战役就此开始。2月19日晚10时许,在张贵庄路东唐食品厂大门前,工人们正在进行道路施工。突然,一台正在施工的机器将埋在地下直径为100毫米的煤气管道撞断。强大的压力将管道里的煤气迅速排到空中。正在施工的工人迅速撤离。“出大事了!”伴随着吱吱的响声,一股肉眼都可以看见的白色气流径直冲向空中。随着事故现场的煤气越来越浓,危险也就越来越大。然而,此时的张贵庄路依旧车水马龙。在事故现场对面几十米处正是一家大型超市,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事故现场的煤气越来越浓,很快,消防人员、交警和煤气抢险人员全部到位。一辆辆消防车和煤气抢险车火速赶到现场。消防人员全副“武装”,手持水枪严阵以待;交管人员紧急将张贵庄路从东兴桥到东风立交桥约有2公里的路段戒严,所有车辆和行人禁止入内。现场人员被要求关掉手机,禁止明火,相机一律不能用闪光灯。煤气抢险人员经过勘察,终于把附近的煤气闸门关掉。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抢险人员神情紧张。屏住呼吸争分夺秒地工作着。而在周围,人们也屏住呛人的煤气味,关注着抢险的进程。1个小时后,管道里的压力越来越小,而散到空中的煤气浓度也越来越淡,危险系数已经大大降低,戒严也随之取消。2月20日凌晨2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煤气抢险人员的努力,被撞断的管道已经修好。至此,持续了4个小时的煤气抢险告终。市燃气集团提醒各个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杜绝野蛮施工,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和居民正常生活用气。如有需要,可以拨打燃气24小时服务热线23006777,与燃气集团进行联系,他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做好相关的施工配合工作。(通讯员高继德康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