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谢基煌口述谢津秋、钱秋艳整理
1949年7月,我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二部四班学习。那时,上海刚解放不久,人民沉浸在解放的欢乐中。我们第一期的5000余名同学,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或是肄业的青年知识分子,其中有一部分凭着革命的热情,放弃了富贵家庭的舒适生活来到学习班,但他们还是不自觉地把阔少爷阔小姐的某些生活习气带入了革命阵营,例如:吃馒头“剥皮”。
吃馒头剥皮的行为,对长期艰苦朴素的老同志来说,简直是犯罪。对这些刚刚跨入革命大门的青年知识分子如何进行教育?干部们商量后决定以身作则。一天午餐时,各班的班干事(即班的领导干部)全部出动,到大食堂逐桌检查,遇到桌上的馒头皮,拿起来一看(示意并不脏)就往嘴里放。班干事态度严肃,行动迅速,边嚼边走,一言未发。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让那些剥馒头皮的同学脸上发烧,无地自容。从此,饭桌上再也见不到馒头皮了。回忆起这件往事,仍历历在目。班干事吃馒头皮,以身作则的举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吃馒头剥皮的学员树立起榜样。
回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身作则是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的雷厉风行的领导教育方法。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那么艰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的积极性靠什么?除了党的英明政策外,以身作则的领导教育方法起了无声的思想动员作用。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个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某些领导中,已经不同程度地逐步淡化。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的新要求。我作为一名离休老干部,殷切地希望全体在岗的各级领导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