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上舆情要览:从非典到H1N1流感,再到H7N9,板蓝根成为“万能神药”引发了网友热议以及恶搞。先不论板蓝根对于H7N9的预防是否真的有效,单看网络上走红的“板蓝根体”的吐槽,说明这种不带任何详细说明的“文件宣布型”防治技术方案的出台毫无说服力,而这反映的正是政府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机制的漏洞。
![]() |
新闻背景:
近期一些地方的卫生部门提出H7N9禽流感预防的指导办法,包括高危人群服用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等预防手段,部分地区板蓝根脱销。而在网络上,许多人对板蓝根是否有这么神表示质疑,一些“板蓝根体”的调侃因此走红,例如“但愿人长久,相伴板蓝根”,“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民服用板蓝根”,“人生得意须尽欢,再喝一杯板蓝根”……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新京报》表示,不要盲目服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病毒感染。此外,国家卫计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也认为,板蓝根对H7N9到底有没有作用,并没有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不提倡人们盲目吃这个药作为预防。
媒体论道:
何时不再纠结要不要买板蓝根
那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截至4月6日晚11时,约7.5万名网友接受了新浪网调查,其中,48.1%的网友表示“会”,44.3%“不会”,7.6%“没想好”。从调查看,近半数网友还是“宁可信其有”,购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2003年“非典”的时候,就已经炒作过板蓝根,现在又卷土重来,可这些人还是信了,为啥呢?
买不买板蓝根,看似小事,却折射出医疗保障安全感的问题。近半数网友会买,是担心板蓝根果真有效,可到时候政府却不能保障供应,市场价格必然节节攀高。2003年“非典”时疯抢板蓝根和醋,仍然让大家心有余悸。
要消除买不买板蓝根的焦虑,就必须重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信心。如果医疗保障不到位,人们势必缺少安全感,潜意识就会以防万一,有备无患。如果人们相信政府能够保障板蓝根的供应,不用找关系,不用花高价钱就能买到,谁会现在就买呢?尤其是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对于必需药品,如果政府公共财政能够果断出手,该免费提供时就免费,该干预价格时就干预,从而带给公众充分保障,那么就不会发生“疯抢”现象。
买不买板蓝根,其实只是敏感时期检验医疗保障安全感的特例。用充分的医疗保障,消解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是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应有之义。这些,还包括大病保险、特殊疾病免费治疗等其他医疗保障措施。医疗若能保障百姓,就会化解人们对疾病的恐惧,让人们安心工作,快乐生活。医疗若能保障百姓,人们就不会把钱存起来以备生病之需,有钱不敢花的状态必然会有所改观,可以释放一部分消费潜力,促进“扩大内需”。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所幸的是,经过“非典”的历练,比起十年前,政府对付禽流感的经验丰富了许多,保障措施也充足了许多。44.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板蓝根,既说明人们日渐理性,也说明了对医疗保障的安全感有所提升。我们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公开信息,持之以恒地强化保障,“买不买板蓝根”就不至于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红网毛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