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对于微信收费一事表态,即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是否收费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决定”这几个简单的字做起来却相当艰难,这意味着一个企业的产品用什么形式呈现给用户,是否收费,收取多少,将由企业说了算,相关主管部门将不再干预。
尽管从这样的表态中人们依然无法判断微信将来是否会收费,但至少可以知道,主管部门已经放弃了原来明显的倾向性。
微信收费一事源于此前从工信部传出的消息,称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微信收费一事,他们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这样的信息足以表明主管部门的态度,正因如此,才会在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而目前,关于微信收费说法的改变其实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市场的事情政府不再插手,交给市场来办。
人们之所以关注微信是否收费,是因为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有着强大的市场魅力。从2011年1月微信的第一个版本上线至今,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遍及海内外,致使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受到冲击。工信部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短信发送总量同比增长仅0.5%,而普通用户使用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了10.9%。在中移动近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季度总通话时长为同比下降了3.06%,显然,类似微信的即时通信软件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深远,产生了强烈冲击。
如果把刚刚两岁的微信作为移动互联应用的一个创新的话,那么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和刚刚起步的数据业务只能算作“传统业务”了。最近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的一个长贴,第一句话是,“移动搞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传统业务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融合创新,这一创新的导向完全来自市场需求。无论你在世界百强中多靠前,无论你拥有多大客户规模,不创新必然走向衰落,这是发展大势。如果企业把扩大市场规模寄希望于政府与政策,必然令创新的步伐懈怠,最终被市场淘汰。
看过电影《少年派漂流记》的人都会对船上那只老虎印象深刻,有了这只老虎,少年才会警觉,才会创新,才会充满动力,才能赢得生机。在这只老虎的面前,任何人都会有危机感,除非你自己放弃生存的希望。显然,运营商面对威胁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坐以待毙。有消息称,中国移动飞信公众平台日前已悄然上线,同时,中国移动已经向第三方公开竞标以重振飞信。此外,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联通的沃聊也在加紧布局。这一切动力,都来自市场的压力。
此外,有业内消息人士透露,一度竞争惨烈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大运营商将首次联手应对微信带来的冲击,不甘心仅仅成为它们的运行“管道”。3家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将于近日推出融合计费,应用开发者可以同时在3家应用商店平台发布应用,直接覆盖全国10亿手机用户。这些动作只是运营商发力收复失地的开始。
我们相信,把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办,这事就会更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