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提起“电子眼”,人们早已不再陌生,但您听说过“电子耳”吗?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目前天津市第一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已经在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率先安装,这些自动监测系统就像城市里的“电子耳”,自动监测着附近的噪声污染情况,可以实时监控周边噪音,将数据回传至数据库进行分析存储。
目前这三个“电子耳”分别安装在南开区复康路、河北区日纬路、红桥区河北工业大学附近,它们可以监控道路,居住、文教机关功能区的噪音情况,可以将噪声情况实时发布在显示屏上,供人们随时了解该地区噪声水平,为治理噪声提供科学依据。记者在复康路上的“电子耳”看到,“电子耳”头顶黑色小圆球、身穿LED电子显示屏,当有人在它附近大声说话或有车辆从它身边呼啸而过时,LED电子显示屏上红色的数字就直往上蹦;而当声音减小时,LED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就恢复成绿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规定: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6点)。现在本市安装的“电子耳”监测的音量标准根据所处的功能区而定,短时间因为某个声音的刺激而超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长时间、不间断地处在超标状态下,就要及时查看声音源了。据了解,本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安装噪声自动监测系统20座,未来将在本市80多个功能区实现噪声自动监测全覆盖。记者任悦李海燕实习生朱潇骁